圖/BOB
圖/BOB
文/工研院
植栽是一件有趣的休閒活動,無論你是著重在觀察種子的發芽,還是不同類植物的茁壯與成長,都是新奇有趣的過程,但對新手來說,往往會遇到不知該怎麼控制施肥力道,導致植栽生長不良的困擾,工研院研發「土壤肥力快篩檢測套組」,30分鐘就能為土壤把脈,檢測出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協助快速訂立施肥方針。
快篩診斷 土壤沃貧
以往農民都靠觀察法農作,必須要看到農物特徵出現時,才能依經驗調整肥料供給,比如葉片黃了,就需添加氮肥,葉片枯了,就增加鉀肥。工研院這項應用於農作物檢測的「土壤肥力快篩檢測試組」,不僅檢測快、操作方法也很簡單,只需將土壤放入萃取瓶中加水,再加入萃取試劑後靜置30秒,再放入呈色盒,就能依據顏色深淺變化知道土壤的氮、磷、鉀濃度,幫助農民輕鬆精準的掌握土壤肥力,在植株需要營養的關鍵時刻,即刻提供補給。尤其貼心的是,在呈色盒的設計上加裝了遮光層擋住烈陽,和以錯位方式呈現顏色,使農民在看呈色反應時,能更加輕鬆不費力。
土肥判讀 雲端服務
因為知道土壤需要透過施肥來獲取成長養分,工研院團隊深入了解農民的使用情境,透過材料分析及配方調控,開發國產化土壤檢測套組,搭配在地化的施肥指標,農民就能快速掌握土壤狀態,此外,又提供數位判讀服務,也就是,農民只要將試劑拍照上傳雲端,AI演算法會自動辨識色階進行比對。
目前工研院團隊已完成青花菜、玉米、花生、蘆筍、火龍果等作物的樣本實測,今年也將在恆春進行長期的洋蔥田場域驗證,期望建立完整資料庫平台,透過長期蒐集檢測數據,建置地區、植株、土壤肥力和施肥的關係,協助台灣朝智慧農業發展。
土壤營養源快篩使用步驟
1取土隨機取樣 隨機採樣4~5點,深約15~20公分均勻混合。
2萃取搖晃1分鐘 取土加水至40ml,再加萃取試劑,搖晃。
3反映搖晃10秒 取澄清萃取液約10ml,放入呈色盒後再加入呈色劑。
4呈色等待30秒 均勻搖晃10秒後靜置30秒,觀察呈色視窗。
5判讀拍照上傳 開啟智慧呈色判讀系統,拍照上傳,即可得知土壤肥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