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也快篩 30秒掌握農地肥力

文/工研院 |2022.08.17
1357觀看次
字級
圖/BOB
圖/BOB

文/工研院

植栽是一件有趣的休閒活動,無論你是著重在觀察種子的發芽,還是不同類植物的茁壯與成長,都是新奇有趣的過程,但對新手來說,往往會遇到不知該怎麼控制施肥力道,導致植栽生長不良的困擾,工研院研發「土壤肥力快篩檢測套組」,30分鐘就能為土壤把脈,檢測出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協助快速訂立施肥方針。

快篩診斷 土壤沃貧

以往農民都靠觀察法農作,必須要看到農物特徵出現時,才能依經驗調整肥料供給,比如葉片黃了,就需添加氮肥,葉片枯了,就增加鉀肥。工研院這項應用於農作物檢測的「土壤肥力快篩檢測試組」,不僅檢測快、操作方法也很簡單,只需將土壤放入萃取瓶中加水,再加入萃取試劑後靜置30秒,再放入呈色盒,就能依據顏色深淺變化知道土壤的氮、磷、鉀濃度,幫助農民輕鬆精準的掌握土壤肥力,在植株需要營養的關鍵時刻,即刻提供補給。尤其貼心的是,在呈色盒的設計上加裝了遮光層擋住烈陽,和以錯位方式呈現顏色,使農民在看呈色反應時,能更加輕鬆不費力。

土肥判讀 雲端服務

因為知道土壤需要透過施肥來獲取成長養分,工研院團隊深入了解農民的使用情境,透過材料分析及配方調控,開發國產化土壤檢測套組,搭配在地化的施肥指標,農民就能快速掌握土壤狀態,此外,又提供數位判讀服務,也就是,農民只要將試劑拍照上傳雲端,AI演算法會自動辨識色階進行比對。

目前工研院團隊已完成青花菜、玉米、花生、蘆筍、火龍果等作物的樣本實測,今年也將在恆春進行長期的洋蔥田場域驗證,期望建立完整資料庫平台,透過長期蒐集檢測數據,建置地區、植株、土壤肥力和施肥的關係,協助台灣朝智慧農業發展。

土壤營養源快篩使用步驟

1取土隨機取樣 隨機採樣4~5點,深約15~20公分均勻混合。

2萃取搖晃1分鐘 取土加水至40ml,再加萃取試劑,搖晃。

3反映搖晃10秒 取澄清萃取液約10ml,放入呈色盒後再加入呈色劑。

4呈色等待30秒 均勻搖晃10秒後靜置30秒,觀察呈色視窗。

5判讀拍照上傳 開啟智慧呈色判讀系統,拍照上傳,即可得知土壤肥力狀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