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美綺
看到兒子夜自習回來後疲倦的眼神跟落寞的神情,為娘的心頭一緊,真想為孩子解憂,卻施不上力,這樣的無力感著實讓自己覺得挫折。雖然清楚知道兒子需要自己面對人生,可不捨的心情卻是油然而生。
這條大學之路真的太折騰人了。說好的減少學生壓力,增加升學管道呢?有多少高中生跟家長真的感受到了?至少我還沒有,只看到孩子從108課綱開始,就在面對改變的壓力。三月學測成績公布,兒子面臨了第一次打擊,他怎麼想都想不通,為什麼國文分數遠不如預期!作文出了什麼問題?在校的模擬考從來沒有這麼低分過,肯定是寫作內容不得學測閱卷老師的喜歡。
我跟兒子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不如預期的,已經發生了也只好去面對。」看著兒子沮喪的模樣,我無言以對。難過的不是分數本身,而是還沒準備好承接兒子的情緒,原本的規畫、原本的夢想,在成績揭曉後都跟著破碎。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跟消化,兒子終於面對了這樣的分數,也開始思考怎麼填志願了。參考了各個填志願的網站,跟兒子聊了各種的可能性,終於完成了志願的填寫。等著一階公布,卻等到了再一次的失落,六個志願就像在賭博一樣,填得不好就全盤皆輸。
唯一錄取的一間,雖然不盡人意,但也沒得選擇。看兒子嘔心瀝血的完成備審資料,等著二階,等著分發結果,卻等到了申請入學之路破滅,而這時候都已經到了六月。
眼看唯一的希望就是努力準備分科考試了。這一路的心情轉折很不容易,也迫使孩子學習怎麼繼續往下走。兒子並沒有繼續執著在不明的失誤裡,我們也討論著:不管怎樣,一定會走出一條路來的,而且沒有一段路會是白走的。
這段時間,看著兒子一路的努力,此時此刻只想真心的祝福孩子,不管前方還有多少坎坷的路,只要堅持往前走,就一定會愈來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