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美學 疫情時代新潮流

編譯/韋士塔  |2022.08.13
2654觀看次
字級
古希臘美學常在室內設計、時尚,以及珠寶領域出現。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影像搜尋平台Pinterest的資料顯示,古希臘美學愈來愈受千禧世代及Z世代喜愛;據該平台統計,「古希臘珠寶」、「阿芙蘿黛蒂(Aphrodite)美學」、「希臘雕像藝術」等詞彙的搜索數量,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持續增加,反映使用者對古希臘美學的迷戀。

藝術專家推測,對古希臘文明的幻想,在疫情封鎖時代極具吸引力;神祕感能帶來夢想、創造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我們能體驗到的最美好事物就是神祕。它是所有真正的藝術與科學的源泉。」

歷史書籍《希臘人》的作者比頓(Roderick Beaton)表示,希臘文明是「許多藝術、科學、政治及法律的起源」,希臘更曾出現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作家、戰士、演員、運動員、藝術家與政治家。

除了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傑出的歷史人物,宙斯、雅典娜、阿芙蘿黛蒂等希臘神祇也讓人嚮往。《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The Socrates Express)的作者韋納(Eric Weiner)表示:「希臘人並不完美,但他們崇尚美麗、正義及道德卓越,這些價值觀直到現在還能引發共鳴。」

比頓指出,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450年居住在希臘克里特島(Crete)的米諾斯人,是生活在繁榮富足之地的先進文明,更是第一個重大的希臘及歐洲文明。此地出土的文物包括精美的珠寶、陶器、雕塑與壁畫,甚至還有先進的排水管、門廊及陽台等建築設計。

古希臘文明的面紗被揭開後,引起全球學者、藝術家高度關注。藝術、建築、珠寶設計等領域,都開始採用古希臘美學的元素。

時尚圈也對米諾斯文明著迷,西班牙時裝及紡織品設計師佛圖尼(Mariano Fortuny)設計一款絲巾,靈感來自古代克里特島的服飾。知名時裝設計師采克萊尼斯(Yannis Tseklenis)的紡織品,以古希臘花瓶圖像與拜占庭手稿為特色;義大利服裝設計師凡賽斯(Gianni Versace)的希臘化設計,則是他的標誌性風格。

女權主義者也相當推崇古希臘文明,據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Heraklion Archaeological Museum)的說法,古希臘人在神話及故事,為女性保留了重要地位,例如:克麗黛娜(Clytemnestra)、美杜莎(Medusa),都是強大的女性。

美國女權主義藝術家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晚宴》( The Dinner Party)共有39個位置,每一個都代表一個神話、傳奇或歷史女性,其中一個是向克里特蛇女致敬。

時裝設計師卡特蘭佐(Mary Katrantzou)作品,則注入了米諾斯女神的形象;已故希臘時裝及珠寶設計師寇寇薩拉基(Sophia Kokosalaki)更廣泛地採用女神、米諾斯文化,被稱為「為時尚賦予火焰和靈魂的設計師」。寇寇薩拉基曾說:「古希臘的力量、美麗等元素,構成我的審美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