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台師大百周年 文/丹青 |2022.08.10 語音朗讀 18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造型優美的磚紅禮堂。 圖/丹青宏偉的舊圖書館。 圖/丹青校園一景。 圖/丹青 文/丹青筆者一九六九年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次年六月五日欣逢校慶,當時記得是第二十三屆校慶,以此推算,台師大應成立於一九四六年。不想,月前經過母校校門,忽見大門口布置了百年紀念的旗幟、標語。何以這所以培植中等學校師資聞名的大學,一下子增加了二十四歲呢?原來,二○一八年台師大校務會議決議,追溯校史至創立於一九二二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開始算起。台北高校為七年制(含尋常科四年、高等科三年),是二戰結束前全日本三十八所精英養成高校之一,也是台灣唯一的一所高校,具帝國大學預科性質,原則上,畢業生可免試申請日本九所帝國大學(包括後來成立的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台北高校創建初期,借用當時尚為中學的台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校舍,一九二六年始遷移至古亭町(今和平東路校址)。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台北高校,依新學制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因戰後急需培養中學師資,於一九四六年六月五日成立具大學位階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與台北高校共用校地與設備,教職員亦相互支援。一九四九年,台北高校奉令停招,由省立師範學院承繼其校地、設備、圖書等,也包括行政大樓、普字樓、禮堂、文薈廳等四棟具有古典風華、後來則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建物。一九五五年,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一九六七年升格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直到一九九四年〈師資培育法〉實施前,都是培植中學教師的名校,四年公費,加上畢業後直接分發國、高中或部分社教機關擔任公職,讓許多家境清寒的學子無不以此為目標,包括筆者在內;也因此,當年部分科系的錄取分數還超越了台大。〈師資培育法〉實施後,台師大轉型為綜合大學,然而在教育體系仍有堅強的基礎,每年考上中學老師的名額,仍是各大學之最。創校百年的台師大,目前擁有和平東路兩棟校區及公館、林口分校。校園內除四大市定古蹟外,舊圖書館的希臘羅馬式廊柱亦為看點之一。每年六月畢業季節盛開的阿勃勒,因果莢看似教鞭而成為台師大的校樹,如今似已失其義;校歌亦因辦學目標改變重新創作,但顧及老校友,校史館仍保留了日治時期、師資養成時期及現在綜合大學時期的三首校歌。百年校慶,校友們就各自唱響記憶中的校歌吧! 前一篇文章 【文人軼事】李調元題詩留名 下一篇文章 【歡喜滿人間——李漢文紙雕創作紀念展】 小沙彌與青蛙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走讀城鄉】台北文學館籌備處 嘉禾新村拾光屋二度掛牌【走讀城鄉】昔日台灣八景之首 ──旭丘指揮所【走讀城鄉】從瓦斯會社到後街文化 ──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走讀城鄉】成美文化園:歷史古厝兼具庭園之美【走讀城鄉】海洋中心變身潮境智能海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