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華麗大廳內的圓柱、圓頂及匾額。圖/林孟慧
門口圍牆,矗立著二根明朝及清朝歷史遺址紀念碑。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上,有著一座宏偉莊嚴的西洋式歷史建築,其巴洛克式的華麗風格,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這是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的舊址,與「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經典建築。一九九一年,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並於二○一六年修復完成,保存了日治時期獨一無二的法院建築。
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是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規畫設計,於西元一九一四年完工。古蹟位置原先是明朝鄭成功時期的「兵馬營」遺址,至清朝末年又成為史學家「連雅堂故居」,後再成為「台南地方法院」舊址。在建築物的入口圍牆前,即矗立著兩根明朝及清朝歷史遺址紀念碑,供後人了解始末。
進入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華麗的大廳後,映入眼簾的是門廳中心的十二根圓柱,三根為一組,立於基座之上,圓柱下段布滿華美的勳章裝飾;懸掛在圓頂白牆下的黑色匾額「勤慎廉明」四個大金字,格外醒目,彷彿在提醒執法的司法人員,應該具備的良好操守。
法院內有數個展覽室,介紹國內優秀的司法人才及司法人員地位的演變過程,還有司法院多年來蒐集的司法文書、史料、照片及文物。其中連接各個展覽室的採光井走廊,是以天花板的採光窗戶及鏡面折射原理設計的綠建築代表之一;白天時走廊不必開燈,陽光灑落在地板上還有七彩的光影,不但美麗、環保,更展現出現代化的一面。
來此參觀,將見到精美的門廊、優美的門廳、動感的圓頂;這棟百年建築,不但是台灣司法的象徵,更是當地歷史的記憶痕跡,具有不可抹滅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