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 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

文/林孟慧 |2022.08.08
856觀看次
字級
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華麗大廳內的圓柱、圓頂及匾額。圖/林孟慧
門口圍牆,矗立著二根明朝及清朝歷史遺址紀念碑。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上,有著一座宏偉莊嚴的西洋式歷史建築,其巴洛克式的華麗風格,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這是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的舊址,與「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經典建築。一九九一年,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並於二○一六年修復完成,保存了日治時期獨一無二的法院建築。

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是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規畫設計,於西元一九一四年完工。古蹟位置原先是明朝鄭成功時期的「兵馬營」遺址,至清朝末年又成為史學家「連雅堂故居」,後再成為「台南地方法院」舊址。在建築物的入口圍牆前,即矗立著兩根明朝及清朝歷史遺址紀念碑,供後人了解始末。

進入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華麗的大廳後,映入眼簾的是門廳中心的十二根圓柱,三根為一組,立於基座之上,圓柱下段布滿華美的勳章裝飾;懸掛在圓頂白牆下的黑色匾額「勤慎廉明」四個大金字,格外醒目,彷彿在提醒執法的司法人員,應該具備的良好操守。

法院內有數個展覽室,介紹國內優秀的司法人才及司法人員地位的演變過程,還有司法院多年來蒐集的司法文書、史料、照片及文物。其中連接各個展覽室的採光井走廊,是以天花板的採光窗戶及鏡面折射原理設計的綠建築代表之一;白天時走廊不必開燈,陽光灑落在地板上還有七彩的光影,不但美麗、環保,更展現出現代化的一面。

來此參觀,將見到精美的門廊、優美的門廳、動感的圓頂;這棟百年建築,不但是台灣司法的象徵,更是當地歷史的記憶痕跡,具有不可抹滅的文化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