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舉辦「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記者會,陳秀熙一一分析BA.4、BA.5對國內疫情的可能影響。圖/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內日前爆出第二起本土社區感染源不明的BA.5個案,發生在南部船廠。台大醫院今(26)日舉辦「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 大流行後的新冠肺炎防疫新思維」記者會,與會公衛學者陳秀熙分析BA.4、BA.5對國內疫情的可能影響,指出目前預估國內BA.4、BA.5有較大影響的時間點,約落在8月中旬到8月底之間;陳秀熙直言,在BA.4、BA.5進入台灣之後,原本大家期待的「每日確診降到一萬例以下」已不太可能,但也預估只會有一小波流行,影響應該不大。
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喊出要看「兒童疫苗覆蓋率」才考慮下一步開放,台大公衛學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有關境外開放,台灣一向採高規格防疫,對於兒童疫苗施打,以及高危險族群施打追加劑,都有其必要性。尤其要對付BA.4、BA.5,因其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占比超過70%,大部分國家民眾被感染,自然也會形成免疫保護力,「台灣其實也可跟隨其腳步,與國際境外解封接軌」。
陳秀熙說,BA.4、BA.5目前在台灣占比小於20%,且是少數「占比這麼低」的國家,但隨著時間,感染比例會慢慢增加,預估到達50%,BA.4、BA.5才會產生較大影響;他預估時間點約落在8月中旬到8月底之間。「如果做好提前部署,我想目前對台灣威脅不至於太大,但少數群聚感染,也一定會有」。
陳秀熙解釋,上述時間點預估的依據,來自於過去估計,從20%升到40%,需要26天;40%升到60%,需要11天,所以預估落在8月15日後。儘管台灣疫情現已趨向穩定,每日確診約在2萬例左右,但如果BA.4、BA.5還沒進來,有可能會降到1萬例以下;而在BA.4、BA.5進來的交叉影響之下,預估仍會繼續維持在1萬到2萬例之間,如果發生較大流行,則可能達到3萬例。
陳秀熙指出,從其他國家經驗來看,BA.4、BA.5在台灣會有一小波流行,不太會引起像6月的大流行,且新變異株可讓檢測很容易找到它,且多數為無症狀、輕症患者,只要國內醫療量能足夠,疾病的嚴重度並不大。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陳的推估有其根據,也有其可能性,但不論用何種模型推算,與實際狀況仍要有印證或比較,指揮中心會持續監測與加強管控,根據實際狀況修正。他說預測的好處為「可事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