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金生
學校積極推動跳繩運動。
每一節下課,看到孩子拿著跳繩,興高采烈的在草地上跳躍,不時傳來童稚的歡笑聲,心中充滿喜悅。跳繩對國小階段的孩童而言,是非常適合的運動,而且能訓練手腳的協調能力,確實值得大力推廣。
孩子們在跳繩過程中,也會有技術純熟與手腳不協調的兩極差異出現。多數剛學習的孩子,經過一些時間練習後,就很快上手,甚至有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動作熟練,收放自如,身為大人的我,也自嘆不如。
我發現,有個高年級的孩子,無法持續地跳,總是跳一下就停一下,手腳似乎不聽使喚,但是他仍不氣餒,縱使滿頭大汗,依然跳跳停停的不斷練習,在多數孩子均可順利跳上數百下的高年級學生中,更顯突兀。
同時,我也看到老師不厭其煩地從旁給予鼓勵,孩子果然也不負所望的持續進步,令人欣慰。
國小的教育,並非要培養一位運動明星或運動選手,運動的目的,不是要比別人強,而是要培養運動的興趣與習慣。
親愛的孩子,我不需要你卓越,卓越永遠要跟別人比,你不可能一輩子都贏;我需要你快樂、積極與熱情,唯有快樂、積極才能面對與度過生命的各項挑戰與困難;唯有熱情,才能持續在生命中堅持。當你遇到生命低潮的時候,請記得拿起跳繩,盡情地跳躍,困難將隨著汗水而逝。
親愛的孩子,你可以慢慢來。
孩子,你可以慢慢地享受運動的快樂,可以慢慢地觀察生活周遭美麗的風景,可以慢慢地感受生命的良善。慢慢來不是不如別人,而是品嘗生命最純粹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