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癱瘓者可望再度行動自如,國內腦中風細胞治療,出現重大突破!花蓮慈濟醫院最近完成周邊血幹細胞治療慢性腦中風的動物實驗,原本一側癱瘓的大白鼠,在進行細胞治療後一個月,竟恢復行動,接下來將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花蓮慈濟神經家護中心主任醫師徐偉成說,骨髓幹細胞屬異體移植,術後易出現排斥,病情較難控制,而周邊血幹細胞則取自於病患自身的靜脈血液,大幅減少手術後遺症。
由於周邊血幹細胞取自於患者本身血液,並非異體移植,術後不會出現排斥現象與後遺症,安全性極高,故衛生署最近核准此項研究的人體試驗計畫;已吸引上千名中風病患排隊想接受治療。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日前於台北舉行學術研討會,花蓮慈濟研究團隊提出的周邊血幹細胞治療腦中風,以及巴金森氏症等研究,引起與會專家熱烈討論。
由於研究結果驚人,花蓮慈濟除了將成果發表於國際重要醫學期刊外,也向衛生署提出人體試驗計畫,日前已通過審核,正著手收案,收治對象為罹患腦中風半年至一年的慢性病患,預計收治六人。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衛生署通過此項人體試驗計畫後,短短不到一個月,就有上千位慢性腦中風患者聞訊前來報名。一旦運用於臨床治療,相信可解決許多腦中風病患肢體癱瘓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