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台北榮總昨天發表「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技術」,即從骨髓或臍帶血分離的間葉系幹細胞,可在體外分化為肝臟與成骨細胞;且經動物實驗發現,能有效治療肝衰竭或骨質疏鬆的老鼠,未來具有治療人體相關疾病潛力。
該院骨科部醫師李光申表示,經動物實驗發現,間葉系幹細胞能用來治療疾病,例如分化出的肝臟細胞,可製造解毒酵素,分解廢物,治療肝衰竭的老鼠。另外,分離出的成骨細胞,經由靜脈注射,可治療骨頭缺損及骨質疏鬆。
李光申負責建立「分離純化間葉系幹細胞技術平台」,為了證實間葉系幹細胞的可塑性,研究小組透過子宮內移植的方式,將取自於人類骨髓中的間葉系幹細胞,移植到懷孕母鼠子宮內的胎鼠。
結果發現,在幼鼠出生後,能在體內三個胚層的各種組織中,找到這些植入的間葉系幹細胞,此系列研究成果在美國骨科研究學會上得到青年研究學者獎,李光申也是國內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醫師。
他說,間葉系幹細胞具有良好的體外增生與分化能力,只要經過適當條件的培養,就能分化成不同組織與器官細胞。目前正向衛生署申請人體試驗,等到興建台北榮總研究室,以及衛生署通過相關法規後,就能透過臍帶血配對方式,或取於自身骨髓,純化出間葉系幹細胞,用來治療骨質疏鬆、肝臟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及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