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多吃動物性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肉類,易導致鈣流失,造成骨質疏鬆症。日前已獲美國學者證實。
新加坡「聯合早報」最近一篇文章指出,美國哈佛大學營養學系教授沃爾特威廉證實,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愈多,鈣質排出體外機會就相對增加,高動物蛋白質飲食極易引起鈣缺乏症。
實驗證明,每天攝入八十克動物蛋白質,會造成三十七毫克鈣流失;當蛋白質攝入量增至每天二百四十克,此時即使再補充一千四百毫克的鈣,最後鈣總流失量仍會達到每天一百多毫克。這說明,補充鈣質並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攝取高蛋白會導致鈣流失的原因是,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後,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而紅肉(豬肉、羊肉、牛肉)中含有大量磷酸根,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另外,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經過消化變成游離鈣,小腸才能吸收。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極高,會在胃腸道內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鈣吸收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