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是什麼?

文/露 |2022.07.07
144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露

我們常常會聽到大人提到:電磁波、輻射……這些很抽象的名詞。而前幾年震驚全球的日本311地震,間接引發的核電廠輻射外洩,也讓大家「聞輻色變」!輻射跟我們的日常生活難分難捨,卻又看不到、摸不著、也沒有味道,究竟輻射是什麼呢?以下就簡單來介紹吧!

我們知道,物質基本上是由原子所組成,而原子包含原子核及環繞著它的電子。在穩定的狀態下,電子是受到原子核的束縛,乖乖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的(就像月球穩定的繞著地球跑一樣)。但若給予電子過多能量,超過原子核對它的束縛能,那電子就有力氣脫離原子,稱為「游離」。而輻射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造成電子游離的輻射,就是「游離輻射」。另一類「非游離輻射」能量較低,電子只能在原位振動,因此游離輻射比非游離輻射更容易造成細胞的破壞。

輻射能量 近在咫尺



非游離輻射比較貼近生活,包括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電視,及FM與AM廣播……等。此外,微波與無線電波等波段,還被廣泛應用於電子防盜設備、人造衛星通訊、醫療、工業製造等用途。可見,自1895年物理學家侖琴(Wilhelm Rontgen)發現X光後,輻射就逐漸被應用在生活與科技上,帶來很大的便利與幫助呢!

游離輻射 未必危險



回過頭來說說游離輻射,依其來源可分成天然與人為輻射。天然輻射占了80%左右,包括宇宙射線(各恆星進行核融合反應所產生的放射線),土壤、岩石、水源……等造成的體外輻射,和來自人體、食物、空氣(氡氣)造成的體內輻射。

游離輻射中的人為輻射,包括我們熟悉的核能與核爆、醫療診斷(例如X光檢查、斷層掃描、癌症放射治療、消毒殺菌……),以及農業與工業上的品管監測。當然,醫療方面是最大宗的應用。

可想而知,輻射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圈裡了!其實輻射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只要我們了解它、善用它,並注意防護,便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除了提升生活品質,也減輕不少疾病帶來的痛苦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