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好萊塢】 搖滾的門內與門外《搖滾教室》

文/林昱翎 |2022.07.02
1533觀看次
字級

文/林昱翎

二○○三年上映的《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由傑克布萊克主演,講述一名搖滾樂手杜威費恩被自己一手創立的樂團解散,又被室友催繳積欠已久的房租,走投無路下意外仿冒室友身分,前往小學擔任代課老師,卻意外發現班上的學生們極富音樂天分。

有傑克布萊克的加持,這部寓教於樂的電影中所蘊含的笑點、易淪為僵化的說教情節,都被他生動的眼神與真實的演技提煉出來。在現實生活中組有搖滾樂團的傑克布萊克,在電影中的歌唱完全不假手於人,也因此,在談論搖滾精神的時候,其力道足以說服遠坐在銀幕前的觀眾。

搖滾樂的入門課程

無論觀眾是否喜歡搖滾樂,《搖滾教室》都會是搖滾樂的入門課程。誰能夠想像得到,進入搖滾的世界並不簡單,不是拿了電吉他、貝斯、鼓棒,就能成為搖滾樂手。這名偽裝的老師為孩子們上起搖滾歷史、搖滾理論與欣賞等課程,再細看黑板上的教學內容,填滿了各式各樣的搖滾流派,從硬式搖滾、重金屬、流行搖滾、前衛搖滾到油漬搖滾,以及各流派裡所代表的知名樂團。

搖滾教室讓人發現知識不僅限於學科,對搖滾一無所知的我們,在銀幕前也成了一無所知的學童。劇情藉由孩子的發言,描繪外人對搖滾的印象,把妹、喝酒等,但進入到這所教室,也等同進入到搖滾的靈魂裡。劇情裡一連串的荒唐情節,無論是身分或是上課方式,也都在呼應對搖滾的錯誤認知,也帶出搖滾精神所強調的「打破規矩的勇氣」。

「教室」在這部片裡成為翻轉的入口。教室顛倒我們對於知識的想像,顛倒學生與老師的固有立場,在比賽成果面前,老師糾結於得名,但孩子們享受成果並深深享受搖滾的精神。因校務、家長的疲勞轟炸而不得不偽裝自己的校長,何嘗不是一名舉手求救的學生。

等待時機衝破限制

規矩在電影裡無處不在,極力控制每個人的生活,但表面看似安靜臣服的校園,孕育著一股蠢蠢欲動的力量,等待時機衝破高壓限制。孩子們透過各種方式表達感受,如同乘載各種意識形態,演變出豐富流派的搖滾樂,卻在大人眼中成為畸形怪狀,急於將孩子塞回體制內,像極了搖滾樂在有些人的心裡面就是吵得要死,不知道在唱什麼的印象。

我們看到孩子們本身極具天賦,而在這個教室裡,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找到了發揮的領域。除了練團的人,其餘的孩子們從樂團經營、燈光效果、服裝設計到樂器搬運,都是由十歲的孩子完成。電影讓我們看見,搖滾樂團需透過嚴謹的分工合作得以成立。

一名離經叛道的樂手對上追求分數的制度,搖滾的反叛精神與僵化高壓的生活規矩,電影透過喜劇的手法表現搖滾樂與嚴肅校園撞擊的火花。最後,孩子掙脫規矩與束縛,活潑且深沉的靈魂從搖滾樂中釋放,糜爛放任的杜威也從教導之中,了解身為成人所背負的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