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春秋時代楚國的楚平王,想為兒子熊建娶妻,當時楚國與秦國向來友好,兩國常常通婚,楚平王於是派大臣費無極先去秦國交涉婚禮事宜。
回國後費無極卻對楚平王說,秦國公主真是美若天仙,嫁給太子太可惜了,不如當作楚平王的後宮妃嬪,楚平王於是搶了原本的兒媳婦,一齣悲劇也開始上演。
太子建有兩個老師,首席老師就是伍奢,受到太子敬重,另一個老師就是少傅費無極,相較之下就不受重視。費無極藉太子娶親機會,慫恿楚平王改變主意,自己就可從中獲利。楚平王將費無極當成心腹,疏遠伍奢,還把太子從郢都(湖北荊州)改調到城父(安徽亳州),伍奢當然也跟著太子建,費無極又陷害太子與伍奢造反,讓楚平王感到緊張。
楚平王是翻推楚靈王得到王位的,在費無極挑撥下,決定要殺掉太子建與伍奢。伍奢先是被召回郢都囚禁,然後楚平王命城父城的司馬,殺害太子建,城父司馬名叫奮陽,他不肯執行命令,反而要太子快逃,於是太子建逃到宋國尋求庇護。
伍奢有兩個兒子伍尚與伍員(伍子胥),他們都是楚國傑出人才,也是費無極的眼中釘,費無極要伍奢寫信召回兩個兒子,假意要將他們兩人升官晉爵,但伍奢信是寫了,卻知道伍尚會盡孝道跟他一起死,小兒子伍員則是個知道變通的人,不但會逃亡,還會為父兄報仇,讓楚國陷入危機。
果然如伍奢所想,伍尚聽話的結果就是父子倆都遭殺害,伍子胥則是逃到宋國與太子建見面,但宋國正在內亂,政局不安定,兩人又逃到鄭國,鄭國君主接納太子建,但太子建卻打算與晉國聯手滅掉鄭國,伍子胥不同意,但太子建卻決定進行這項計畫,但沒想到計畫曝光,太子建被殺,伍子胥早預料這個後果,又再度走向逃亡之路。
伍子胥決定逃到吳國,因為吳國與楚國是敵對國家,想要對付楚國,吳國會是最好的選擇。這一路受到許多貴人相助,甚至連頭髮都在一夜之間變白了,終於脫離追捕來到吳國,開始了另一段復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