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惠琴是我老家的鄰居,年齡與我相仿,我都已嫁人生子,老大都二十幾歲了,惠琴還是孤家寡人一個。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她大半人生都在照顧生病的媽媽。幸賴其他手足的經濟支援,讓她可以全心全意地照顧媽媽。
照顧病人是很累人的事,尤其惠琴的媽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雖有請外籍看護幫忙,但是媽媽對惠琴的依賴甚深,只要不見惠琴就會鬧脾氣,所以惠琴不敢出遠門,不敢有自己的生活,因為媽媽視她為唯一,惠琴的青春年華就這樣流逝了。
我若有回老家,總會跟她聊一聊,畢竟我們曾經是兒時要好的玩伴。記得惠琴二十來歲時,父親往生、媽媽中風,其他手足有的要打拚事業,有的有家庭要照顧,都各自有自己的難處,惠琴體諒他們,就這樣將照顧媽媽的責任扛起來,而她也因此離婚姻愈來愈遠。
但是講到她自己的人生,惠琴倒是很豁達,她並不認為照顧生病的媽媽是種負擔,反而笑著跟我說,她能讓媽媽疼了五十幾年,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幸運、更幸福呢?何況她不用上班,不用忍受職場的壓力,天天都是星期天,這是多好的事啊!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她的真心話,希望她真的這麼想。
一年多前,惠琴的媽媽往生了,惠琴跟我說她內心很失落,除了思念媽媽外,媽媽走了,外籍看護也離開了,偌大的房子只剩她一個人,一時之間不知未來的日子如何過。
手足感念她照顧媽媽的辛勞,仍是不定時的提供生活費給惠琴,還有媽媽留下的財產,在經濟上惠琴不用擔心,未來的人生規畫才是她的難題。因為一直以來她生活的重心就是媽媽,沒有媽媽的日子,她竟有些慌了。所幸,她慢慢尋找興趣,學南胡,學鋼琴,學嗩吶,讓她的生活也頓時豐富起來了。
近日回老家碰巧看到了惠琴,她整個人容光煥發,很有精神。我說她整個人生彷彿才要開始,她馬上糾正我,說是她「另一段人生才要開始」,因為照顧生病的媽媽並不是在虛度人生。對惠琴來說,照顧媽媽的這段人生很珍貴也無法替代,我祈願她另一個人生亦是如此的豐實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