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後重生 蔡璧名從心出發

文/張瀞文 |2022.06.21
6205觀看次
字級
蔡璧名的課場場爆滿,甚至有學生遠從國外來聽講。圖/蔡璧名提供
蔡璧名曾罹癌後康復,因此學會如何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圖/蔡璧名提供
歌手盧廣仲(右)是蔡璧名粉絲,為了學太極拳拜蔡璧名為師。 圖/蔡璧名提供
「穴道導引」動作融合瑜伽傳統、東方醫學、老莊、太極等精神。 圖/蔡璧名提供

文/張瀞文

與台大副教授蔡璧名吃過飯的人都會訝異,身材纖細的她一餐要吃兩碗飯。蔡璧名說,傳統醫學中,使身體產生「正氣」對抗疾病的關鍵之一是攝取「水穀」。所謂水穀,就是白米、糙米、小米等穀類,吃對了、量夠了,經絡才會活絡,抵抗力也才足夠。

蔡璧名是個從瀕死岸邊活回來的人。2007年,42歲的她被診斷出癌症第3期,醫生說,5年內死亡率高達75%。蔡璧名除了接受西醫治療外,也勤練太極拳、以傳統醫學《黃帝內經》養身、用道家思想《莊子》養心,半年後奇蹟病癒。抗癌之路讓她對傳統文化、醫學有更深的認識,便著手寫書,莊子系列、《穴道導引》、《醫道同源》等暢銷書都是癌後著作。

罹癌之後,蔡璧名就謹遵醫囑,不群聚、少去密閉空間成為習慣,疫情期間,她依然過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鍛鍊」的穩定生活,「這很像一間房子的鋼筋水泥,兼顧這些,房子不會太差的。」

穴道導引 幫助身體放鬆

吃足水穀,並兼顧當代營養學——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就是「好好吃飯」。至於「好好睡覺」,每個人睡不好的原因不同,傳統醫學中說「胃不和則臥不安」,若是腸胃問題,就想辦法促進消化代謝能力,但更多人睡眠品質差是因為身體不夠放鬆,蔡璧名則是透過東方修鍊像是太極拳、穴道導引等放鬆身體,達到舒經、活血、養氣、安神的境界。

而鍛鍊,須要透過運動,但也以放鬆為目標。疫情警戒三級期間,蔡璧名受限於家中空間無法練太極、年過85的母親也無法出門散步、上瑜伽課,但是母女每天都做至少半小時的穴道導引。穴道導引動作緩慢而簡單,不斷地反覆,原理是透過穴道的收緊跟放鬆,讓穴道所在部位變得有力量,氣血充足,正氣也更充沛。就像西方的談肌筋膜理論,肌筋膜一旦放鬆,緊張就可以消失,身體很多疾病可緩解。

鍛鍊心靈 減少外在紛擾

但身體的鍛鍊還不足夠,蔡璧名認為,真正的健康也要做到心的鍛鍊,像李白說的「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或是白居易「身適忘四肢、心適忘是非」的境界,提升心理面對世間紛擾的能力。

當生命面對巨大苦痛很難放下時,蔡璧名會反向操作,專注在穴道的縮緊與放鬆、把注意力放在雙腳或肚臍時,外界紛亂的訊息和念頭少了,有些事慢慢變得較淡了,「讓身體的鍛鍊幫助你達到心靈的目標」。

大疫情時代下,變動成為唯一不變的事,如何在居家與心理安排一片安適空間,蔡璧名在傳統文化中找到的東方修鍊或許是值得參考的方法。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