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務上網要有分際

 |2022.06.17
7583觀看次
字級

上班上網,算不算違反《公務人員服務法》,這一點是有爭議的。

公務人員的規範是為公共事務服務,但上網如此普遍的當代,你如何不上網?買口罩要上網,打疫苗要上網,快篩試劑也要上網,我們最擔心不會用電腦的阿公阿嬤長輩,都被迫要用手機學會上網,才能加入防疫行列,請問當今之世,誰敢不上網?

那麼必須應付公共事務的公務員,上班能不上網嗎?

不要假裝不知道,多少政府部門以便民為名,設下各種網路報名、報稅、申請證照、交費、申報遺失、諮詢服務等的網站,這些都以方便民眾自主處理、避免政府人力浪費為由,大量的在公部門中使用。它確實帶來許多方便,例如下班後,民眾仍可申請、辦事。電腦不會跟著公務員下班。但網路也要有人管理諮詢才有人回應,網路出問題才有人處理。

這些都是尋常小事,但在台北市議員的質詢下,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上網,去PTT去留言變成了罪過。然後,所有上班時間上網的事,也被過度政治化批判,搞得好像公務員都不應該上網。

坦白說,這是不恰當的。請問當年川普天天隨時隨地發推特,這樣的公務員,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社交平台如此普及的現代社會中,某一個民眾去了什麼公務機關,辦事不便利,或對某一政策不滿,很容易會顯現出來。如果只是個別問題還好,但如果是政策性的,那問題就很大了。

舉例來說,快篩試劑缺乏時,國外親人寄快篩試劑進來,希望幫台灣家人,竟被海關查扣,海關要他們報關申請檢驗之外,還要課稅,要不然就要寄回原地,當事人還要付兩千多元運費。當政府沒有準備足夠的試劑,竟以如此方式卡關民眾,當然惹起公憤。網路上一片嘩然大罵。政府受到壓力,才趕緊改採開放政策。

這便是網路對民心輿情的及時反映。公務員,能不好好關注,解決民苦民怨嗎?

在社群平台如此普及的時代,政府隨時關注民間對政府施政有無不良反應,某些政策是否有反對的聲音,或對某一部門突然出現批評,諸如此類,都是必要的。坦白說,很多政府部門都有輿情觀察小組,或及時新聞反映的設置,因為往往一條新聞燒起來,等到公務員下了班再去看,已來不及了。

這一點從中央到地方都一樣。任何一位台北市民都知道,更不必說市議員了。因此,台北市議員對公務員的批評,最多只及於應不應上PTT去為個人的政治立場留言。但如果是為了維護政策,或為了解釋政策,又有何不可?特別是,如果PTT的留言版上,有對政策的誤讀、曲解、汙衊,公務員難道不該為政策澄清辯護?難道解釋政策不是公務員的責任嗎?那麼,他怎麼就不應該上PTT版呢?

其實今天已不只是台北市政府,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有輿情反映小組,這已是網路時代不得不然的設置。它和網軍的區別是,它應是為政府的政策做澄清與解說。而網軍是為錢動員,為一種政黨立場,去圍攻某人,某一篇文章。網路服務與網軍之間,有一個最大的區別是公務員只為政府的公共事務服務,而不是為政治立場去吵架。

公務員有這個自覺、自律,才有這個自信,做事才會有尊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