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招池
生性畏怯膽小的我,總是躲在人群中,那是我最安全不驚的城堡。在成長過程中,躲過許多老師的鷹眼,得以安然做自己。
因家貧選擇就讀師校,那個高出教室地板二十公分的講台,成為了我的舞台,幸好面對懵懵懂懂的小一蘿蔔頭,稍微壯大了我的膽量,但仍走不出教室王國。
直至我被指派擔任新課程自然科學實驗工作,強迫我走出教室,來到全國教育精英彙集的教師研習會受訓。研習會過程中,每個人都要輪流試教給大家觀摩,那是逃無可逃的受訓。負責人柯啟瑤編審,他識出我的沒自信。
當時的我不想再熬下去,心裡直想退堂。這時,他突然找我懇談:「你是一塊璞玉,可惜被灰塵蒙蔽著;若能好好擦拭,加以琢磨,將是一塊發光的瑰寶。」人生第一次被長者讚美與肯定,心中像長了翅膀般想飛。
爾後,他的策略就是每次安排全國性分區教學演示,非我莫屬,初出茅廬的我,無不戒慎恐懼,接受既是榮譽也是挑戰的任務,才把我從退縮畏懼中漸漸的拉拔出來。
在他刻意栽培下,一步步把我推上師鐸獎的台上,也一步步把我淬鍊成教學卓越的領頭羊,形塑出一個和原來不一樣的我。
歲月遞嬗,我已從杏壇榮退,雖然我們像斷了線的風箏,但心裡仍存在著他的重要位置,培育的師恩沒齒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