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鮮農場讓蔬菜聽音樂 獲WEF全球技術先鋒獎

陳玲芳 |2022.06.07
1887觀看次
字級
源鮮智慧農場舉行歡慶記者會,桃園農業局代表與地方民代、多位成功企業人士,齊聚源鮮集團桃園廠區。圖/記者張睿杰

【記者陳玲芳桃園報導】知名的世界經濟論壇(WEF),評選出2022年全球最有前景百家技術先鋒,台灣唯一一家獲選企業,為來自桃園蘆竹的「菜農」、源鮮農業生物科技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蔡文清走過死亡幽谷,靠「吃好菜」找回健康,同時也靠「種好菜」開拓出事業的另一扇窗。今(7)日歡慶記者會上,無任所大使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與桃園農業局局長郭承泉、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福邦證券林火燈董事長等多位成功企業人士,齊聚源鮮集團桃園廠區。

光電技術結合水耕蔬菜   打造全球最大水培垂直農場

「重拾健康後,我還能為人們做些什麼?」期望回饋社會的使命感,讓蔡文清決心「要種出子孫都能安心大口吃的蔬菜。」10年前創立源鮮,起心動念深信「從農業出發」,善用科技背景,足以翻轉農業;他與源鮮團隊,不斷在各項技術上研發精進,今日獲頒此殊榮,他由衷感謝長期積極從事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相關公益倡議活動的簡又新給予支持與肯定;同時,也感謝源鮮集團首席技術顧問王望南教授與所有同仁的努力。

「打造全球最大、最高效的垂直農場」,是世界經濟論壇給予源鮮的得獎評語。簡又新表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與源鮮集團理念極為契合,他特別讚許源鮮集團能夠兼顧創新、健康、永續三者,為台灣農業科技創造相當傑出的成就。

圖/記者張睿杰

台灣源鮮集團被列為「Gelponic Vertical Farms」(水培垂直農場)先驅,因為在健康與永續食品生產方面貢獻而入選,同時具有創新、影響力和領導力,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宗旨不謀而合。源鮮將光電技術結合水耕蔬菜,目前已推廣至全世界超過二十個國家。

源鮮農業生技董事長蔡文清,啟英高職畢業後,因為生性熱愛研發,參與創辦上市光電公司州巧科技,一度擔任董事長。後來因為罹患肝癌,幾乎被醫生判死刑,他一邊嘗試另類療法,透過改變生活作息與生機飲食等排毒方式逐步康復,從而也啟發他轉行、投身健康食材生產的行業。

圖/記者張睿杰

聽音樂的蔬菜  紅到丹麥、揚名梵蒂岡

走進源鮮逾八百坪廠區,隔著大片玻璃,可見高達十公尺,分成14層的層板,密密麻麻地種了各種蔬菜:小松菜、青江菜、冰花、羽衣甘藍等,由於全部採取水耕,沒有土壤、光線明亮,井然有序的排列,讓每一株青菜,看起來宛如百貨公司精品,株株青翠、鮮豔欲滴。

就像乳牛聽古典音樂,可安撫心情、增加泌乳量,「源鮮種的蔬菜也聽音樂。」保健業務專員陳贊文說,根據源鮮內部研究指出,聽音樂的菜,葉片長得比較厚實,不但重量會因此增加,口感也變得更加輕脆美味。尤值一提的是,台灣「聽音樂的蔬菜」不只紅到丹麥(蔡文清的丹麥女婿牽線),更揚名梵蒂岡。

源鮮將光電技術結合水耕蔬菜,目前已推廣至全世界超過二十個國家。圖/人間福報

為響應教宗方濟各力推的環保永續理念,台梵首度合作打造一座小型智慧蔬菜工坊,去年一月第一批收成的蔬菜,還被做成各式精緻義式料理,展現台灣科技與義國美食的巧妙融合。當時,駐教廷大使李世明還穿上全套防塵裝備,親自進入位於梵蒂岡「青年城」的蔬菜工坊協助採收。

李世明表示,教宗在「願祢受讚頌」(Laudato Si )通諭中呼籲各國響應環保議題,台灣在智慧農業領域深受國際肯定。台灣派遣幾位農藝、電機專家到教廷,在短短3個月內,從無到有,打造了這座小型智慧蔬菜工坊,成為台灣在義大利推廣「智慧農業」的極佳示範。

無任所大使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左二),與桃園農業局局長郭承泉(中)、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左一)、福邦證券林火燈董事長(右一)與源鮮董事長蔡文清(右二)等同台出席記者會。圖/記者張睿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