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家鄉】不變的彰化腔

文/蕭嫚 |2022.06.02
974觀看次
字級

文/蕭嫚

在台北念書的那幾年,常被同學取笑我的鄉下腔,可是我卻從不刻意掩飾,反而故意彰顯來自彰化特有的口語。

我來自彰化縣社頭鄉清水村,這是一個美麗又富裕的鄉鎮,且有著濃厚的人情味。六十年代,社頭鄉是著名的紡織王國,董事長特多,還盛產芭樂。八卦山脈環繞四周,青山綠水孕育出不少優秀人才,後山一座兩百多年古蹟清水巖寺廟更為地方增添了傳奇色彩,也是家鄉孩童的森林遊樂園。

我家前院有繽紛的花園,後院有整片竹林和野生的龍眼、荔枝、釋迦、芭樂,玩累了,隨意摘隨意吃,吃飽喝足樹下搖籃小憩,優閒愜意。

院子入口處栽種兩排粉紅色的燈籠花,風一吹,搖搖晃晃,好像在幼兒園學跳舞的我和堂妹。轉個彎進來便是寬廣的稻埕,稻埕下處留有一塊泥地,泥地旁是一處矮牆,矮牆內竄出七里香,一簇簇小白花,風一吹,落滿地,空氣中似有若無的芬芳縈繞著我們的童年。田園到處是野花野草,關於植物的認知,好像是與生俱來。大自然的環境啟發了醫護的本能,有時摔傷了,孩童還會自己採草藥搗碎往傷口上敷,喉嚨不舒服時,也會把薄荷葉洗淨往嘴巴放,現在回想,真是阿彌陀佛,難怪都管我們那年代的孩子叫天公仔囝。

屋簷下有株曇花,盛開時節是在五、六月,每每入夜後,花苞欲開時,爺爺會領著兒孫們搬來矮凳圍個圈圈,坐在曇花前。在星空下,小扇撲流螢是我最有畫面的孩提記憶,至於曇花一現的景色,因常常還未開花,我就入夢鄉,待早上匆忙欲探其貌,只剩垂掛在清晨的一叢綠,花朵早被長輩們摘下燉湯成了午餐佳餚。

午後中庭,一群歐巴桑坐在石榴樹下縫針線活貼補家用,我不能跑遠,只能在一旁打盹,等她們針線短了要幫忙穿針引線。我無聊的只好跟著長輩拿起針線學繡花,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仔戲,久了竟也迷上戲曲,偶爾也會哼上幾段。

長大後,不管走到哪,我的口音永遠是不變的鄉土腔,因為彰化腔是我對家鄉的一種依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