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2.06.02
5737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1

彰化市森田疊蓆行70歲老師傅陳財烈,是店裡唯一的員工,他小學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學做榻榻米,以純手工縫製坐墊與床墊,一做就超過一甲子;榻榻米的需求一直都有,但做得人少,讓他不敢輕易退休,儘管獲頒中華文化總會「匠人魂」錦旗,但陳財烈謙稱,因為只擅長做榻榻米,才一直做下去,他表示:

「雖然工作耗體力,但會堅持到做不動為止。」



2

曾獲師鐸獎的黃淨琪,作育英才40餘年,4年前從台中豐原富春國小退休,卻放不下「教學」這項志業,於是轉換「授業」心態為「分享」,在社區發展協會長照班開課,教導年長者舞蹈、紙黏土雕塑及石雕。黃淨琪說:

「活到老學到老,退休後能持續奉獻社會就覺得很快樂。」



3

2年前,傅佳慧開始在身障運動賽事中擔任隨隊的手語翻譯員,她利用平板,結合手語、唇語與文字,讓選手迅速了解攻勢;為配合選手坐下的視線高度,常見她雙膝跪著或蹲在球場上,專注翻譯的神情,令人感動。傅佳慧表示:

「手語翻譯讓我體會各行各業辛苦,每天充滿挑戰。雖然辛苦,但甘之如飴。」



4

台灣、美國、日本合製電影《黑之牛》,以禪宗修行教誨的〈十牛圖〉為靈感,由新銳導演蔦哲一朗執導、金馬影帝李康生主演,李康生將與名為FUKUYO的日本和牛共演;被問到跟牛該如何配合時,他回答:

「早已習慣用心感受,而不是用動作和對白演出,只要心裡有對方,就能用心靈演出。」



5

南投縣農民張至沅務農多年,籌組「富寶田智慧農業生技」公司,熱心農業改良、創意研發,去年以「綠牆連鎖灌溉系統」在美國科學暨發明展、華沙世界發明展獲金牌,他希望新技術造福更多農民、讓農業對環境更友善,張至沅說:

「只要肯創新不怕失敗,誰說農民不能當發明家。」



6

客家電視電影《光的孩子》,除了獲得電視金鐘獎、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亞洲影藝創意大獎、亞洲電視大獎等肯定,也在2022紐約電視節(New York Festivals TV & Film Awards)中拿下電影類劇情片銅獎。編導徐麗雯表示:

「我們始終相信光明與黑暗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將張開雙臂、敞開心扉,與他們一起生活。」



7

林楊靜莖擔任助產士近20年,接生過1萬5千名嬰兒,退休後的她除了到處旅遊,也會到社區大學進修,從數位手機學習運用、日語歌唱班到會話,只要有興趣就報名。林楊靜莖認為:

「不要特別規畫退休生活,每天過得充實,就是好生活。」



8

2016年,中國大陸製茶師郭俊回到家鄉貴州省,向老製茶師學習,2年後考入湄潭縣中等職業學校,成為茶葉製作專業教師;為了指導學生做好手工茶,他總是陪著一起練,儘管手指常被燙到、手腕因長時間用力而腫脹,但郭俊表示:

「好茶是『產』出來的,也是『磨』出來的。傳承茶文化,讓傳統技藝薪火相傳是我做老師的初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