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高弟》善言德行冉伯牛

江逸子/文‧雕塑 |2008.03.26
4821觀看次
字級

冉耕,字伯牛,魯國人。只比孔子小七歲,是孔子最早期的弟子之一。

《孟子‧公孫丑》上說:「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德行是得之於心而見之於行事的,一個人,身體力行,談論起來是他個人的本地風光,自然親切有味了。

從《祀名賢傳》上記載,說他曾經在陳蔡之間,與孔子共患難,那次災難,甚至連糧食都斷絕了,許多人餓病了,打不起精神來,而孔子照樣講他的學,朗誦他的詩,彈他的琴,唱他的歌。這當中與孔子一樣彈詠不輟的,就是冉伯牛了。孟子說他具有聖人的全體,只是規模未廣大而已,這叫「具體而微」。

他的言行,少見於《論語》與其他典籍,可能是患惡疾早世的緣故。什麼惡疾呢?《淮南子精神訓》上說是「厲」,也就是「癩」,那就是近世所謂的痲瘋了。

孔子去探病時,他家人因為恭敬,把他遷到南窗下,好讓孔子進門來可以坐北朝南,可孔子不敢當,就不進屋去了,只從窗口握著他的手,感歎的說:「他沒有生這種病的道理呀!這是命中註定的嗎?這樣的人,而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而有這樣的病!」辭意之中,充滿了深深的惋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