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新冠入侵下呼吸道 中醫:鹽水漱口有訣竅

陳玲芳 |2022.05.16
3221觀看次
字級
中醫師表示,新冠病毒入侵急性期,用鹽水嗽口、有明顯止痛效果。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期疫情大爆發,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常有喉痛、發燒等症狀,包括喉嚨不適、持續咳嗽、喉嚨有異物堵塞感覺,吞口水或進食時感痛楚等;部分患者因此食慾大減,甚至影響睡眠,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中醫師指出,典型新冠病毒侵犯人體路徑,往往是從鼻咽與口腔,病毒進入人體後,喉嚨的免疫腺體,為第一波攻擊標的;此時,腮腺與咽喉開始出現腫脹不適感,吞口水會痛,不管有無快篩或pcr,都應以「緩解症狀」為優先。

睿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急性期用鹽水嗽口,有明顯止痛效果。中醫將「鹽」視為藥食同源,鹽性味鹹甘辛寒。鹹潤下,引火下行,故通大小便;鹹走血,寒勝熱清熱,故治目赤癰腫、血熱熱疾;因此,喉嚨痛患者,一天可用鹽水漱口3到4次,由於鹽分濃度需高到滲透壓比細胞高,因此建議半杯溫水中,就要加1/4茶匙以上的鹽,否則怎麼漱口都沒用。

不過,周宗翰也強調,鹽水漱口只能舒緩疼痛,並無治療喉嚨發炎的效果。鹽巴可以沖洗沾附在喉嚨黏膜表面上的病毒和細菌,尤其高濃度鹽水,能清除病菌、細菌,同時也容易使病毒細胞脫水,避免病毒繼續往下呼吸道擴散;但要切記,用鹽水漱口,須避免將鹽水吞下肚。

中醫師表示,喉嚨痛的患者,一天可用鹽水漱口3到4次,建議半杯溫水中,加1/4茶匙以上的鹽才有效,但切莫將鹽水吞下肚。圖/pexels

至於因病毒感染引起咳嗽、急性喉嚨痛症狀,除了西藥的「消炎藥」選擇外,建議可使用中醫視訊診療。中醫緩解喉痛的藥物,包括銀翹散,能辛涼透表、清熱解毒,對發熱、咳嗽咽痛、屬風熱症狀的喉嚨痛有療效。若喉嚨痛較嚴重,伴隨明顯口乾、便祕等胃熱現象,可用「清咽利膈湯」。如果喉嚨腫痛嚴重,伴隨發燒、面部腫痛,可用「普濟消毒飲」。

至於當下最夯的「清冠一號」,裡面多含辛涼解表用藥,對於發燒、喉痛也有幫助,但對於痰多、久咳者,效果就不太好。周宗翰建議,在使用任何中藥前,務必先諮詢專業中醫師,透過視訊看診,可清楚地讓中醫師知道自身狀況,這比盲目地服用清冠一號,更有幫助。

周宗翰提醒,一旦出現喉嚨痛等發炎症狀時,除了依據上述方式對症治療外,為避免發炎反應惡化,不宜飲用薑湯、吃甜食、零食餅乾等食物,才不會使發炎症狀加重。

他呼籲,疫情期間要降低新冠病毒危害,除了勤洗手、避免外邪入侵外;更需要注意的是「作息正常」,必須減少熬夜造成陰虛火旺的體質,盡量保持飲食均衡,避免燒、烤、辣、炸等易對咽喉造成刺激的食物,外出戴口罩,同時注意維持口腔衛生。如果症狀持續加重,應立即就醫,「中醫can help」。

中醫師提醒,疫情期間要降低新冠病毒危害,除了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同時也要注意口腔衛生。如果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加重,應立即就醫。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