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昨召開今年第2季理監事會議,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調降為6成,自今日起實施。圖為民眾購屋與房仲接洽。圖/陳正興
【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打炒房揮「組合拳」,昨日理監事會決議祭出第6波房市管制措施,將台北市等「六都」與新竹縣市等「特定地區」第2戶的房貸成數,由原先的7成下調至6成,且無寬限期,自今日起實施,並同步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7月1日起實施。
升準不升息 外界頗感意外
央行昨重貼現率維持2%不變並加碼房市管制,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央行緊縮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等「特定地區」房貸成數之餘,還加碼調升存準率1碼,令外界頗感意外。
對於這次選擇升「準」而不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幽默表示,「我在立法院也講了,不能有太多的surprise」,既然央行控管房貸成數是從「量」著手,調升存準率也是對資金「量」的管理,主要是要給市場message(訊息):「央行這次的重點是房地產而不是通膨,但是調存準率對通膨預期也會有一些抑制作用。」
楊金龍透露,存準率調升1碼的效果,等於從市場上收走1200億元的資金;央行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加計本次已3度調升存準率,效果等於從市場上抽走3600億元資金。楊金龍說,今年4月底,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為37.2%,仍居高;但隨著房價上漲,新青安政策的貸款限額從800萬拉高至1000萬元,也會導致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升高。
炒作零容忍 稽查秒殺、排隊案場
央行升準不升息,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昨日再度表態,「未來只要有任何升息機會,都會建議新青安貸款不再加碼」。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也強調,只要有秒殺案場、排隊案場、或有違市場的炒作等異常情況,就會隨時展開不定期的稽查,並正面宣示,對於炒作零容忍。
央行理監事會議結果昨日出爐,新青安的控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財政部官員聞訊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是針對第2戶,本就與新青安貸款無關。官員表示,房地產上漲因素很多,新青安的市場占有率僅個位數,但即便如此,財政部會督促公股行庫做好查核及貸後管理,包括人頭戶或轉租等問題,針對高風險樣態控管,財政部也會用財稅資料勾稽。
另,土地銀行下周將邀集8大公股行庫,就人頭戶或貸後轉租追回補貼利息具體方案開會。據了解,土銀將針對人頭戶、貸後轉租等疑慮提解方,初步行庫間有兩大共識,1.新青安房貸戶須簽「公版切結書」,確認是自住。2.一旦查獲有人頭戶、或是貸後轉租,一律追回補貼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