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四年起,女性客戶購買套房的比率逐年攀升,去年更達百分之六十七,將近是男性的兩倍。經濟獨立後,不婚的女性購屋也成趨勢,十年來成長了一個百分點,為了以後自己靠自己,必然要為自己買個安生立命所在,這是現代宅女出頭的原因之一。
已婚夫妻呢,因「財政部長」已由妻子擔任,決策權當然落在女性身上。
名下擁有不動產
不動產經紀人劉安芬說,女性愈來愈多是名下擁有不動產的「現代宅女」,近幾年來在成屋市場,不管是套房還是大樓產品,女性購屋族都占整體客戶的五成以上,其中又以購買套房產品居多。二○○六年大台北地區女性購屋成交比率約為百分之五十五,與男性的百分之四十五相較,多出近十個百分點。至於女性購屋的平均年齡則為四十二歲。
雙薪家庭結構
除了單身女性撐起去年台灣的套房市場,一般家庭女主人的意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統計,近四年來購買大樓華廈對象的客戶中,女性比重一直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五間;若以年齡層區分,今年在四十至五十歲間的購屋者當中,女性亦占了百分之五十五之多,在都會地區普遍為雙薪家庭結構的影響下,女性也漸漸取得購屋決策的關鍵地位。
買房子雖不是到菜市場買青菜蘿蔔,但女人就是女人,東西不分大小,一定要使出殺價天生本領,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家庭多數由女主人來出面購屋的關鍵。
在台中市政府上班的施韻芬說,有一次和老公逛到一個工地,看到樣品屋很夢幻,就進去參觀聽過仲介小姐殷勤的說出自備款兩百萬的價錢,韻芬心想,不要掃她的興,隨口就講了一半,這只是應付,沒想到真有機會談成了,「原來買預售屋也可以一口氣殺那麼多。」她說。
被稱為「購屋達人」的演員范瑞君三年前手頭只有一百五十萬現金,卻能買到自備款要三百萬的房子,就是因為我跟仲介斬釘截鐵的大殺價,就這個一百五十萬,你們看著辦,結果真的談成了。
女人很會買東西
女人果然很會買東西,劉安芬認為,近幾年來女性就業比例和薪資所得的大幅上揚,反映出經濟獨立與自主程度的顯著提升,也促使企業在商品營銷時要加入更多的性別元素,房地產市場順應潮流,比如地點鄰近百貨商圈、捷運共構、標榜飯店式管理的套房式產品都很受到女性歡迎,都會區尤其明顯。
儘管小套房受到銀行房貸大幅緊縮的影響,買氣大不如前,但保值性高的房地產顯然已單身女性「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