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出爐後,馬英九及謝長廷都表現極佳的風度,允諾持續、穩定的發展台灣民主,但仍有些綠營支持者發表傷害民主的言論,值得討論。
某位民進黨員在電視上表示:「民進黨都已經做的這麼好了,民眾還不滿意,真搞不懂民眾到底還要怎麼樣?」
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則埋怨謝長廷在高市市長任內的施政努力無用,「輸在不懂得包裝」。
熱情的支持者受敗選打擊忿忿不平,筆者可以理解,但若為了發洩情緒,而將人民將票投給馬蕭,解讀為「愚民」的行為,這種言論與綠營人士選前大呼「愛台灣」、「以台灣為榮」的口號相悖離。
民進黨人士倘若真的「愛台灣」,就應該為二次政黨輪替,感到驕傲與光榮。
因為,這是展現台灣民主的崇高表現,代表台灣人民有高度的判斷力,執政黨做不好,選民可透過神聖的一票,讓政權產生更替,這是民主國家的可貴之處。
謝長廷敗選後,面對台下掉淚的支持者,感性地說「這是我個人的失敗,不是台灣的失敗,今夜不要為我哭泣」。
的確,民進黨不要哭泣,應該檢討敗選的原因,作好在野的準備,未來扮演好監督國民黨政府的角色,避免產生「一黨獨大」的情況,影響台灣的民主進步,使台灣民主不失敗,這才是真正愛台灣。
彭祈(桃縣觀音/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