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結束,台灣人不願逆轉,而是追隨馬英九向前行。
馬英九在選前為台灣編織「東方瑞士」夢,其實陳總統也曾勾勒「綠色矽島」夢想,但八年來台灣人卻嘗夢碎的辛酸,因為對立的環境無法發展經濟,馬英九若不能化解對立,也會步入後塵。
化解對立可從凝聚共同目標著手,長昌人馬在初選時水火不容,最後能水乳交融,就是因為凝聚出擊敗馬蕭的目標;在奧運棒球資格賽時,藍綠群眾在吶喊聲中融合,卻被隨後的大選分裂,所以馬英九不宜輕言抵制奧運,反而要營造奧運勝利的目標,讓全民在加油聲中凝聚向心力。
奧運更是化解兩岸對立的契機。中華代表團在北京出賽,若任何主權受辱事件,都會在島內掀起仇中的軒然大波,所以馬英九宜未雨綢繆,藉兩岸談判確保中華隊出賽的尊嚴。
而且,奧運精神就是藉運動競技化解政治對立,與馬英九兩岸談判先擱置主權爭議的主張相輝映,泛綠民眾若能見識到,協商比對抗更能保障台灣權益,自然會支持兩岸和談。
奧運也能化解台灣的貧富對立。北京奧運將掀起全球的中華文化熱,而台灣有珍藏五千年歷史文物的故宮,有涵蓋中國大江南北美味的夜市,使用銜接傳統文化的正體字,保留未經文化大革命摧殘的儒道文化,又閃爍民主開放的光芒,如果台灣能向承辦的中國,爭取更多在國際媒體曝光的機會,觀光客湧入台灣,百姓荷包滿滿,誰會去怕一中市場?
馬英九若能藉談判,妥善化解藍綠、兩岸與貧富的對立,屆時台灣人也不需要「東方瑞士」夢,因為在中華文化發光的新世紀,台灣可成為最閃亮的一顆星。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總統大選平和落幕,我衷心期盼選舉落幕時,正是藍綠結束對立的開始,馬英九要成為全民的總統,讓國人不再要承受族群對立之苦。
台灣的選舉已變成令人害怕、恐懼的怪獸,在這頭怪獸威逼下,人民只要遇到選舉就變了樣,原本沒問題的族群,但每到選舉在藍綠的拉扯下,竟成為被操弄的議題。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歐巴馬曾說「沒有黑人的美國,沒有白人的美國,沒有拉丁裔的美國,也沒有亞洲裔的美國,只有美國人的美國」。
同樣地,我們也應該期盼「沒有南部人的台灣,沒有北部人的台灣,沒有閩南人的台灣,沒有客家人的台灣,沒有原住民的台灣,沒有外省人的台灣,只有台灣人的台灣」,從今起結束對立,不再有藍綠之分。
團結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與利器,不但是新總統的當務之急,也是所有人民的責任,呼籲雙方支持者共同為團結的台灣而努力。
草籽(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