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兒女 擺脫悲情「向前看」

陳文美(台中市/商業設計) |2008.03.24
421觀看次
字級

今年是解嚴二十周年,剛滿二十歲的「解嚴兒女」首次參與投票,讓我從一個年輕「首投族」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台灣悲情」問題。

八年前,「解嚴兒女」剛小學畢業,開始觀察與思考,他們成長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對他們來說,「台灣的悲情」是二二八、白色恐怖?他們不曉得這些,他們出生於「台灣錢淹腳目」時期,只知道小時候衣食無虞,但現在父母常見愁容,不敢出手大方,旅行減少了、學費變貴了…,這是他們理解的台灣悲情。

童年的幸福或許使他們沒有「生於憂患」的堅強與抗壓性,沒有「死於安樂」的警覺,但時代畢竟不同了,不能期望他們生活於父母、甚至祖父輩的記憶中,無論這種記憶是二二八或「老莫的春天」,民進黨八年來對政治下的三大詛咒「外來政權、不是台灣人、是賣台集團」,「解嚴兒女」感到陌生,無法理解。

我的女兒正是「解嚴兒女」,兩星期前剛滿二十歲,很興奮可以投票。謝長廷敗選後,媒體報導金美齡說「不當台灣人了」,她第一反應是「白癡喔」,然後問「金美齡是誰」,這才是台灣的悲情,被深綠大老「綁架」的民進黨,至今無法面對「台灣向前行」的意義。

台灣的悲情其實是「台灣核心價值」的失去。民進黨奢言的核心價值,化為八年執政的貪腐,國家的撕裂沉淪、內耗空轉,而民進黨對失政敗德的「反省」,是一再不認錯、說謊、硬拗,甚至教育部是急先鋒,甚至還言行粗鄙,在年輕學生眼中,杜正勝「很白目」,但他卻是深綠大老力挺、不可撼動的部長,其中的距離民進黨可曾認真思考過?

我朋友的二十六歲女兒,男友在廈門工作,她很高興以後可直飛廈門,也考慮去上海求發展,對她來說,民進黨囿限於意識形態,從教育到兩岸經貿政策日益狹隘,鎖住台灣曾傲視全球的競爭力,鎖住台灣在全球化時代的發展性等政策,才是她的「悲情」。

有人以「陽光政治,幸福台灣」期勉新總統,主張新的台灣價值是「我們感、光榮感與幸福感」,不管答案為何,至少必須是光明面的、向前看的,不要再恐嚇人民、不要再沉緬於過去的悲情。

前晚大選揭曉後,還有親綠電視媒體緊咬綠卡,討論馬英九「當選無效」的問題,看了只能嘆息,「向前看」還是「向後看」,決定未來在世界版圖的格局與發展性,這是此次選舉透露的另一個訊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