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經歷驚濤駭浪過後,以兩百二十一萬票差距大勝謝長廷,並改寫民選總統以來最高得票數與得票率,加上泛藍已取得立法院四分之三席次的壓倒性勝利,國民黨獲得完全執政。
不過,筆者認為,從中選會公布選舉結果那一刻起,就是馬總統當選人其嚴峻考驗的開始,特別是升斗小民關心的物價問題;在物價上漲與通貨膨脹壓力下,選前「凍漲」已久的油電價格將在下月解凍,並一次漲足,對民眾生活必造成嚴重影響,這個問題會延伸下去,亟待解決。
馬總統和新內閣面對國際原物料、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必須有立即有效的措施,例如油電價格就算要漲,漲多少才不致引起民怨?衛生紙和食用油等民生物資一再漲價,造成民眾恐慌而搶購,該如何協助人民度過物價噩夢?
筆者居住的高雄市,經濟情況在總統大選前可說是愈來愈糟,捷運紅線風光通車,但包括尚未通車的橘線,沿線許多店家都因為長達六年的施工,造成交通黑暗期影響生意而倒閉,便利超商也吹起歇業風,連已在高雄營業二十年的大樂量販光華店,也貼上今起終止營業的告示。
走在高雄街頭,筆者感受不到國民黨勝選的喜悅,反而感到景氣的冷意,所以馬總統當選人不必強求要立即與中國談判,更不可把兩岸三通以全面開放陸資,當成萬靈丹,應該先積極針對物價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國明(高雄市/商)
馬英九在當選感言中剴切指出人民的心聲:「希望政府清廉,不要貪腐;希望經濟繁榮,不要蕭條;希望政治安定,不要內鬥;希望族群和諧,不要撕裂;希望兩岸和平,不要戰爭」,總結一句話,就是人民不希望再過苦日子。
馬蕭獲得五成八支持,顯示民心思變和望治心切,更證明拚經濟尤勝拚意識形態;但是,民進黨執政八年,國庫負債總額像天文數字,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前的油電價更蠢蠢欲動,樣樣漲、只有薪水不漲,人民早已皮皮挫。
希望馬總統當選人能在就職後,有平抑物價的具體作為,解民之苦,也希望民進黨政府在政權交接前的過渡期間,能釋出善意,不但重大問題應與新團隊協調,更該就物價問題與交接團隊磋商,找出可行的辦法,避免人民遭受無謂的痛苦。
潘扶敏(北縣板橋/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