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家庭轉運站】女兒的委屈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2022.05.11
131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小映來信:

我跟母親的關係,從我國中以後就很緊張、常起衝突,衝突時,母親會用貶低女性的話或打我巴掌來發洩怒氣。母親那時,也因經濟跟婚姻壓力,經常酒醉不醒。後來,我赴外地念大學又早婚,與母親衝突因距離而減少,直到近年離婚,我與母親的關係,因母親認為女人離婚難看,又開始緊張。母親認為女人應該要靠丈夫給錢跟保護,不斷提醒我,女人不論職位多高都沒用。她常勾著我的感受上上下下,我明明清楚不需要相信我媽說我沒用,但她的話跟眼神,都讓我難過好久,每每我感到絕望時,心裡聽到的都是媽媽說別讓她擔心。

這幾年,母親罹患嚴重的糖尿病,我這不肖女帶媽媽看醫生,醫師頭也不抬快速地說明醫療建議。母親眼神直直地看著醫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又似懂裝懂得答應醫師的要求。我看著原本總是氣焰高張的媽媽變得畏畏縮縮,我協助釐清醫師的建議與未來的做法,母親則是安靜地聽著我跟醫師討論。看著本來總是罵我的媽媽突然變得好弱小,我真是心疼,但對媽媽罵我沒用、頭殼壞掉,仍覺得難過,可是又不能不照顧她,我覺得很痛苦。



趙曉怡社工師(台北市南區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回覆:

接到小映的來信,我真是滿滿的心疼。知道妳在人生的歷程中,因著社會刻板印象認為女生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讓妳在婚姻不順遂時,不僅得不到外人的支持,反而還得承擔不符合社會期待的罪名,而罪名竟是對妳最重要的母親加諸於妳的,我能想像妳的痛苦。

我們換到社會文化的位置思考,究竟性別刻板印象如何一代傳一代?被延續的路途是什麼?由誰來傳遞?又為什麼沒有被改變?就如母親期待女兒能跟會賺錢、有能力的男性結婚,才有機會變成好女人,母親堅持的背後,是否有她實際遭遇過的人生悲劇?母親也是女人,她又如何被同樣的遊戲規則要求著?

由台北婦女新知協會承接的台北市南區家照中心,建立信義及文山區家照者學長姐團體迄今已第三年,團體中常聽到女兒照顧者反應,照顧母親很久,母親卻比較疼愛兄弟、母親向其他家人抱怨女兒照顧得不好、女兒則擔心母親不斷衰老退化。女兒照顧者較少當下回應母親,而是隱忍後再回到照顧者團體或者自己的人際網絡去表達,女兒照顧者的辛酸,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在同樣逃不開好女人形象的母女間,用實質的照顧行為,做為在乎彼此的代表、給予相互依偎的機會,就如好女人得不斷付出愛的勞務,獲取旁人認同。但人很複雜,照顧行動的背後參雜著「我想被母親認同我好」、「我心疼母親生病」、「我喜歡看到母親因我的照顧而感到舒服」等複雜動機。

照顧現場因長時間照顧與碰觸,難免會有摩擦。母女從要吃香蕉還是蘋果,擦槍走火談到小時候媽媽給自己吃香蕉弟弟吃蘋果,媽媽不公平等往事,難過總是難免,多觀察雙方衝突的引火點為何?哪位家人在家時,母女容易吵架?照顧空間的規畫、工具是否讓照顧工作更加輕鬆?母女是否有個別支持系統?照顧之旅漫漫無期,享受家人的愛,排除造成衝突的礙,祝福小映找到與母親相處的平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