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家庭轉運站】自我照顧並不自私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2024.12.11
36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再能幹的人,終究還是會有疲倦、沒力的時候,這時候若沒有適時的補充一些能量,只會愈來愈感到心力交瘁、力不從心。



近來,由於政府開始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開辦「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坊間的心理諮商單位,如雨後春筍般,一間又一間的設立。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即使心理健康資源增加了,我們還是會等到所謂「問題」出現時,才猛然意識到,那個被自己所遺忘的「自己」,已許久不被留意和關注了。

生活在現代的每個人,無論目前你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問題、壓力和困擾等著我們一一解決,卻忘記了,縱使一個人再怎麼有能力,回歸本質終究也還是會累、會生病,需要休息、補充能量,才有辦法繼續往前行。

可無論是我們在實務現場所見的家庭照顧者,亦或一些從事助人的工作者,經常都是蠟燭兩頭燒,直到燭芯耗盡、身心出現狀況,才會意識到原來「自己累了」、「需要休息」,更不用說那些長年在家,擔任照顧責任的家庭照顧者,對於他們來說,所謂的「照顧自己」、「愛自己」,彷彿是自私且罪惡的事情。

我想起一位照顧者的故事,她來見我的原因,是因為某次她與生病的公婆,因為一件是否要換洗的衣物起衝突,過程中她崩潰大叫、哭泣,嚇壞了當時前往家中服務的居服員,之後在居服員的同意下,轉介到我們機構。

初見她時,只見她疲憊不堪、情緒激動的不斷抱怨、哭訴她的遭遇,直到我開口問她:「妳有多久沒有暫時放下『照顧者』的角色,給自己兩小時到半天的時間,好好去喝杯咖啡、看場電影」。突然她停了下來,眼眶泛淚的說:「好久沒有,自公婆生病後,我根本不敢想『休息』這件事,因為,我只要一想到要休息,就會覺得自己好自私,也擔心萬一中間發生什麼事,我該怎麼辦?」

我說:「所以,因為害怕被冠上『自私』的罵名,讓妳不敢休息,也不敢喊累,縱使早已好累好累、身心早已精疲力盡,但妳仍舊想著只能要自己繼續撐下去,是嗎?這樣的方式,對妳和家人的有比較好嗎?」

「自我照顧」並不等於「自私」,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所謂的「自我照顧」,它的意義在於「我照顧我自己,但不阻撓或影響他人的權益。」無論再能幹的人,終究還是會有疲倦、沒力的時候,這時候若沒有適時的補充一些能量,只會愈來愈感到心力交瘁、力不從心。「車沒油就無法行駛;人沒力就無法努力。」如果忙碌的生活,是一種生活的常態,與其整日枕戈待旦、不敢鬆懈,倒不如有時可以抽空檔、找空隙,讓辛苦的自己喘口氣,畢竟「休息」是為了讓路可以走得更長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