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快篩劑與權謀私利

 |2022.05.08
9268觀看次
字級

疫情爆炸性延燒,民間鬧起「快篩劑荒」,離譜的採購與配送政策連蔡英文總統都看不下去,日前指示「應另闢商業機制」。這幾年中央政府的防疫物資採購經常傳出「綠影幢幢」,政府和檢調單位應嚴加察查,防止快篩劑採購再成為特權牟利的工具,剝削全民的荷包。

近日全台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每日新增確診案例已以萬件為單位,中央指揮中心甚至預估,五月中以後全台每天新增病例將超過十萬例,未通報的黑數更是難以想像。醫療體系量能已嚴重不足,快篩劑成為民眾「自主應變」的第一道工具,但這基本工具在台灣卻一劑難求。

愈來愈多的學校、企業、公司行號都要求提供快篩結果才能上班上學,快篩即將成為民眾日常檢驗,每個家庭都需張羅快篩劑。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未按疫情嚴重程度,而是「平均分配」各縣市的「實名制」快篩劑數量,導致確診案例占全台一半以上的雙北民眾平均要等一個月才能買到一盒(五劑),配送明顯不符比例原則。指揮中心日前也釋出風向球,六月起可能實施「以篩代隔」政策,將全面以「打滿第三劑加快篩」取代現行的居家隔離措施。可以預見,民眾對快篩劑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殷切。

美、英等國早已免費提供民眾快篩劑;台灣民眾則必須自費購買。但國人除了要負擔比國外較貴的價格外,更離譜的是還不容易買到。在國外普遍又便利的快篩,到了台灣卻因政府以防疫之名管制,變成少數廠商才能參與的「商業機制」,大發「疫情財」,全民都被剝削了荷包。到底孰令致之?

蔡英文總統日前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指示,「應另闢商業機制」,讓民眾能更便利、自由地購買。不過,政府防疫的「商業機制」邏輯一直都很奇特,如前年政府一再阻擋民間向國外採購新冠疫苗,卻一路替國產的高端疫苗開綠燈,讓高端公司去年第四季就賺到半個資本額。疫苗前例在先,如今連對外採購快篩劑,也有許多啟人疑竇的問題。

如許多兒童或成人無法使用戳鼻子的快篩劑,民間去年就呼籲政府應開放家用唾液快篩劑進口,但政府遲遲以唾液篩劑檢驗效度不高而拒開放。未料,最近報載「福又達」生技公司四月十五日悄悄申請進口韓國家用唾液快篩,而且僅兩周就火速獲食藥署核准,而「福又達」的創辦人竟是國產疫苗高端公司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還有,目前衛福部提供實名制使用的羅氏與亞培快篩劑,其中寫有「政府專用」的羅氏快篩包裝盒上就寫著「總經銷商牛耳生技公司」。而牛耳生技的代表人,正是民進黨前立委蔡煌瑯的哥哥。

另有一家資本額僅二百萬元、沒有任何醫療背景與實績的小公司,最近竟然標到衛福部近十六億元的快篩採購訂單。結果這家公司在國民黨立院黨團點名後立刻宣布放棄標案。如果沒有疑情,這家公司到底又在怕什麼呢?

近幾年,政府的防疫作為不但政治操作痕跡明顯,連防疫物資採購的對象也經常「綠影幢幢」,政府的「商業機制」往往是「綠能、但你不能」。這次蔡總統要求快篩劑「另闢商業機制」,可別再變相成為另一塊特權牟利的肥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