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兩千年》
圖/聯經出版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英國(大不列顛與北愛蘭聯合王國)現在的國力與全球地位,雖已衰退,但歷史上(18、19世紀)曾經是一個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世界第一強權美國,也是18世紀從英國獨立出來;目前全球通行的第一語言,也是英語,何以這個島嶼國家能創造出高貴優雅的王室,且對全世界文化影響深遠呢?
了解英國史,對於理解世界史及全球趨勢至關重要,特別是台灣也是個島嶼國家,如同英國,隔著海峽,面對一個與自己血統與歷史聯繫有緊密關係的大陸版塊。
歐洲大陸糾纏難分
了解英國史的人,才知道何以電影《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中,提到的20世紀初,英皇、德皇、俄皇3國皇帝原來是堂兄弟的關係,或是2010年的電影《羅賓漢》,才知道羅賓漢的故事發生在理查一世到約翰國王之間,且電影情節與史實不同。這兩部電影,也顯示英國歷史與歐洲大陸糾纏難分的情結。
過往在大學讀中國通史的經驗,總覺得是歷史政治大事的鋪陳,非常枯燥乏味。但這本由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羅伊‧史壯(Roy Strong)所著的《大不列顛兩千年》雖厚重,卻也值得品讀。就像享譽世界的大眾史學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所寫的《人類的故事》。
橫向縱向全面了解
這本書初版於1996年,2016年英國脫歐後,羅伊‧史壯於2018年重出新版,中文譯本則於2021年7月印行。他認為:「一個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的國家,將失去它的認同。」但要讓民眾樂於讀自己國家的歷史,就一定要寫得通俗而且全面性。
因此,這本書73個章節,雖大致依歷史時間軸,從西元55年羅馬征服英倫島嶼的原著民凱爾特人,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到1066年諾曼征服、17世紀的三王國之戰,到1800年「聯合王國」的成立,一直寫到2016年的脫歐為止,兩千年的大不列顛史,井然有序。
但書中章節,卻不一定以政治事件為主,他串連著許多經濟、農業、宗教、女性、建築、地景,甚至於庭園等發展,以故事性的方式,敘說著英國歷史的變遷。
特別是有幾個章節,似乎是傳記性的歷史,他特別選了幾位影響世界的英國人,如喬叟、莎士比亞、牛頓、南丁格爾、達爾文等,做為專章敘寫,篇幅不輸榮光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或維多利亞女王的盛世。羅伊‧史壯重視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敘寫,他認為人民的生活,才能讓讀者全面理解英國橫向和縱向的時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