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動物園】 北非白犀牛的生命之歌

文/檸檬 |2022.04.28
1742觀看次
字級
【趣味動物園】 北非白犀牛的生命之歌 圖/維京出版提供
好書推薦: 《蘇丹的犀角》 文/戴芸 圖/李星明 出版社/維京出版

文/檸檬

說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指物種間互相競爭,適應自然者則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達爾文進化論所提出的主要觀念。例如,有著長長脖子的長頸鹿可以吃到高處的葉子,較具有生存優勢,得以存活至今;也可能是有著尖尖直直鳥喙的啄木鳥,因為可以吃到其他鳥類吃不到的蟲子,所以更有競爭力。然而,有些物種,沒有被物競天擇所淘汰,卻在人類的貪婪下銷聲匿跡,例如今天要提到的動物──北非白犀牛。

筆者偶然間注意到甫於去年九月獲得第七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的一本繪本《蘇丹的犀角》。在書中,作者以平實溫柔不喧譁的文字娓娓訴說一隻北非白犀牛──蘇丹的一生,以多於一般繪本的頁面敘寫蘇丹的擁有與失去,也敘寫了「人」在蘇丹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帶給蘇丹的善與惡。而繪者從書腰開始,就描繪著蘇丹的一生,擁有犀角的年輕蘇丹和失去犀角的暮年蘇丹。此外,繪者更在書中用三種不同的色調來表現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草原(童年)、捷克(青壯年)、肯亞(老年),色彩暈開了本書情感的渲染,在圖像裡呢喃著蘇丹用生命所演繹的吉光片羽。文與圖的相輔相成構成本書最溫柔而有力的力量,吟唱著蘇丹的生命之歌,朗誦著蘇丹此生的每個章節,敘寫著世界上最後一頭北非白犀牛的每個生命節點。

書裡這樣寫著:「每一隻犀牛都是自己領地裡的國王,而犀角就是牠們的王冠。」然而這頂王冠奪走了犀牛的一切。君本無罪,懷璧其罪,人們相信犀牛角是靈丹妙藥、是身分的象徵……等,為了奪得犀牛角而牟取暴利,無止盡的盜獵犀牛角。儘管科學研究證明,犀牛角的組成成分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並不具有特別的醫療價值,盜獵者依舊猖獗。

事實上,為了阻止盜獵者的貪婪,有許多的犀牛角已經被人工鋸去,這樣的「保育方法」乍聽之下似乎是為了「保護」,然而,這真的合理嗎?我們有權利去決定一隻犀牛的「王冠」去留與否嗎?難道世界上的美術館為了防止珍稀的美術品被盜走,應該要將美術品全數銷毀或是藏匿嗎?我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人類的傲慢與貪婪不僅讓犀牛失去「王冠」,甚至失去生命。野生的北非白犀牛在世界上已經滅絕,下一個消失的物種又是誰呢?

日前,有多國科學家攜手合作,從世界僅存的兩隻雌性北白犀體內提取卵子,希望透過人工授精的方式復育北非白犀牛,讓該物種在地球延續下去。或許,未來我們依舊有機會可以看見北非白犀牛。也許,這樣的物種延續方式對人類有著極重要的「保育」意義,但對北非白犀牛來說,這樣的活著是「活著」嗎?或許這才是人類該深思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