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中心新村為全台十三處全村保留的眷區之一。圖/中玄
文/中玄
北投中心新村指的是昔日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目前為國軍精神科專門醫院)旁的員工眷屬宿舍,曾為國防部管制的中小型眷村之一,也是全台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
醫院前身是日治時代日本陸軍台北衛戍病院北投轉地療養所,因北投有溫泉,醫院亦設有溫泉浴池,故自日俄戰爭時,即曾容納大量的傷兵來此以溫泉療病。
戰後一九四五年,國軍接收衛戍病院,改為海陸空第一總醫院(即今三軍總醫院前身)的北投分院,並使用日軍留下的房舍當國軍宿舍,此為中心新村原型。
當時有二十四戶,均為北投分院員工,利用日軍留下的宿舍、庫房、馬廄、太平間等分別改建,還有一間公廁及溫泉大浴室。一九六二年,眷村以當時里名「中心里」命名為「中心新村」(後整併為今林泉里)。次年,婦聯會來此增建七棟木造石棉瓦宿舍,分配給十八戶員工。
員工第二代成長,眷村允許其向上、向外擴展,此種自建住宅,多係閩南式磚房、水泥磚房與鐵皮屋等。此時新村眷戶登記者七十四戶,違占戶五戶,總計七十九戶。但因多次亂無章法的擴建、增建,使眷村巷弄顯得凌亂,造成頗多的公共安全問題。
一九九○年代開始,國防部開始有拆除舊眷村、另建現代化新眷舍的計畫。
經原眷村自治會及當地文史工作者之爭取和努力,二○一一年,獲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聚落建築群」,並認證為是繼四四南村之外,最具保存價值的眷村。二○一二年,文化部核定其為全台十三處全村保留的眷區之一。
二○一六年,中心新村原住戶,已遷移至北投復興崗康莊社區新眷舍,留下的舊宿舍,經眷村第三代及文化局等展開「中心新村代管保溫計畫」,啟動「中心新村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並向文化部申請「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二○一七年,中心新村第一期工程啟動,現已修復五間,供民眾參觀;第二期工程預計二○二二年底完工。二○二一年,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進駐新村經營管理,以推廣眷村文化為主軸,並納入北投無圍牆的博物館範圍內,活化社區與在地文史資源。
北投中心新村因建物呈現不同時期意涵,深具特色,北投附近中學的美術老師,經常帶學生來此寫生,畫下北投不同的風貌。此外,每年固定舉辦一項年度大展,顯示眷村的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