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君 日韓生態村帶來啟發

文/淳恩 .圖/木之花家族、城媚山村成員MyungJib Kim 授權提供 |2022.04.23
7901觀看次
字級
廖文君(前排右3)在木之花家族,過著慢食慢活的生活。圖/廖文君提供
廖文君選擇追尋身心靈均衡合一的生活。圖/廖文君提供
村民辦公室及活動中心是城媚山村重要的運作核心。圖/MyungJib Kim 授權提供
木之花家族共同養育孩子,成員彼此信賴互助。圖/木之花家族提供
木之花家族的小朋友,除了求學,還要參與家事。圖/木之花家族提供
木之花家族成員是血源不同的一家人。圖/木之花家族提供
木之花家族烹煮的有機蔬食餐,賞心悅目。圖/木之花家族提供

文/淳恩

曾旅居日本與美國的廖文君,27歲開始踏上身心靈追尋的道路。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她曾赴日任職於日本東京一家影像製作公司,再被外派回台成為台灣分公司的社長。

工作多年後,為了追求身心靈合一的生活,逐漸成為自由接案的行銷策略顧問。而後,廖文君陸續取得「家族系統排列療癒師」、「美國NGH催眠治療師」資格認證,並融合日韓生態村力行環保及永續的生活方式,發展出「人生整理課」,教人梳理人與物品及自然和諧的關係,並著有《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好命整理》等書。

生命之旅與幸福定義

廖文君認為,想要「活得幸福」,要善於思考及整理生命,並兼容環保永續的概念。「整理,不是一種方法或技巧,而是一門學問。」因為在「整理」的過程中,可以覺察到起心動念、人際關係、自我成長……經歷一趟「生命之旅」。

基於對人和人、人和物的關係,從發生、交融(使用)或遺忘(閒置)到回收,都是以愛與和平的角度進行選擇或更替,回到本心的廖文君,擇善固執的實踐友善地球、愛護動物、尊重人權、善待土地及海洋、公平貿易、節約能源……更致力推廣生態村的交流。

並非清貧或簡樸生活

廖文君坦言,一般人可能誤以為:住在「生態村」就是過著「清貧」、「簡樸」、「不聞世事」的山居生活吧?但其實,廖文君喜歡的閱讀、手作、電影、音樂、美食、旅行……在生態村日常生活中,一樣也不曾少過。「選擇把日子過得歲月靜好,才是生態村真實的樣貌。」

這幾年,廖文君因為前往日本及韓國的生態村學習「如何快樂幸福生活」,在當地分別擁有了一群不同血緣、不同國籍的「家人」。「2015年,我先前往日本木之花家族(Konohana Family)學習;2019年再前往韓國城媚山村 (Sungmisan Village)學習,對於找到快樂、幸福的生活方式,有了深刻的體悟。」

城鄉皆可發展生態村

「生態村並不是都位於山上或鄉間」,舉兩個同樣成立於1994年的生態村為例,日本「木之花家族」位於日本靜岡縣、富士山腳下,確實屬於鄉村型的生態村;但韓國「城媚山村」,則隱身在首爾市區內的繁華商圈附近,人口密度和台北、台中兩市差不多。

只不過在上述兩個社區中,居民擁有相似的價值觀及理念,也願意共同努力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堅持不為商業利益而過度開發,自發成立許多自給自足的企業或社群,或使用以物易物方式來維持生活所需……

木之花家族自給自足

其中,日本的「木之花家族」,成員從嬰兒到老年人約100人左右,合組成一個超越血緣關係的大家庭。他們沒有祕密與隔閡的一起生活作息、一起種田或養蜂、一起養育小孩、一起開會……分工合作、統一收支應用,而他們的自給自足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一千。「最神奇的是,分工的方式是由每個人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最後竟然每件工作都有人承擔。」

「木之花家族」遵循「人與自然、宇宙共生」的法則,將自己的生態村稱為「菩薩的故鄉」,效法佛陀的精神,在每天生活當中實踐萬物一體的道理,在生活的細節裡磨練自己的心性,以自然的生活方式調整健康,採行身心合一的自然療法,因而被譽為全世界前3大精神層次最高的生態村,也是亞洲唯一的一個。

城媚山村打造理想國

而距離首爾市熱鬧的弘益大學商圈步行約20分鐘的城媚山村,則起源於一群家長想要在都市內「為孩子保有一塊綠地」,開始以合作社形式成立共享社區。居民們先成立幼兒園,接著延伸到超市、餐廳、書店、圖書館、廣播電台、劇院、診所、老人中心、出租公寓還有實驗學校等,融合居民想要的商業模式、公共建設、同好社團與音樂、藝術活動……

目前城媚山村約有1萬多戶的居民,是一個沒有實質邊界的都市型聚落,就像是一群樂於共同分享、生活在一起的住戶,主動提供各種社區服務、節慶活動,甚至發行社區貨幣,讓成員在村落內消費和滿足所需,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如今,他們每年的總體營業額超過新台幣3億元,被認為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成功案例。

這些充滿理想性的「烏托邦社群」,是以合作社或非營利社會企業的經營方式,追求共同的經濟、社會與教育目標。「我選擇前往的生態村,不但已成立超過28年的歷史,也有一定的文化水準,算是營運模式相當成功的村落。」最重要的,這些村落比起歐美的生態聚落,與台灣的地理環境、民俗風情更加類似,同時十分願意與外界開放交流,所以讓廖文君收獲良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