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2.04.20
4425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1.

導演曲全立2002年開完腦瘤手術後,留下「半聾半盲」的後遺症,但他仍繼續製作影片,不只研發3D影像拍攝,記錄台灣四季及正能量人物故事;為了讓偏鄉孩子也能看3D電影,他打造「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院」,走了逾25萬公里。曲全立認為:

「不做,什麼都不會改變。做了,才會不一樣。」

2.

旅居英國的台灣插畫家陳巧妤,以她在倫敦封城期間,每天靠散步來改善心情的經歷,繪製成〈Spark〉,作品入選2022年第9屆國際無字繪本大獎(SILENT BOOK CONTEST),是台灣插畫家第一次在該獎金榜題名。陳巧妤表示:

「透過繪畫發揮想像力與用心體會生活,就可以讓生活充滿驚喜,處處發現火花。」

3.

南投縣草屯鎮福田現炒店老闆劉福田,10多年來總是親手準備拿手料理,為南投家扶中心受扶助家庭舉辦親子餐會;儘管通貨膨脹壓力大,許多餐飲業考量成本紛紛調漲,但劉福田堅持辦餐會,希望美食帶給弱勢孩子喜悅。劉福田說:

「看到孩子們用餐完幸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報。」

4.

中國大陸有一名49歲男子陳成鋒,為了一圓母親想去廣東省佛山景區祈福的心願,他以紅色背帶背著行動不便的母親登山;這段過程被拍下來在網路上廣傳,吸引媒體和西樵山景區官方尋訪他。陳成鋒指出:

「很多家長只會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卻忽略讓孩子學會感恩,我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些東西教給他們。」

5.

「水果嫂」鄧林銹錢育有6個子女,丈夫因為生意失利染上惡習,為了一家生計,她每天清晨4時起床,先批發水果、採收蔬菜,再拿去市場賣,忙到半夜才休息;隨著兒女們獨立,她終於開始「為自己」過上想過的生活。鄧林銹錢表示:

「只要願意走出來,美好人生可以從現在開始!」

6.

海南八音是中國大陸海南省重要的鄉土藝術,卻面臨失傳的危機,看到這項消息後,72歲的黃茲合從澳洲回到家鄉海南省,主動請纓成為八音傳承人;為了吸引年輕人,黃茲合引進揚琴、大提琴等樂器,並更新旋律和伴奏技巧。他表示:

「能工作,能傳承,是一件幸福的事。」

7.

張懷謙2018年創辦陽翼先進科技,定位太空顧問服務,然而台灣過去較專注硬體領域,提供軟性服務的陽翼,一切從零開始;初期只能與國外公司合作,直到2019年取得台灣立方衛星飛鼠號標案後,才步上軌道。張懷謙說:

「有問題,就得想辦法解決。」

8.

美國攝影師艾爾哈特(Julia Earhart)2013年展開「臨終攝影」(End-of-Life Shoots)計畫,免費替年老或罹患絕症的狗狗和飼主拍攝照片,以獨特、溫暖的方式留下寵物最後的身影;雖然未拿取報酬,但艾爾哈特表示:

「對我來說,做點善事是無價的,幫助人們記住他們的寵物,不是很美好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