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會客室 】說自己的故事

文/陳復(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 |2022.04.18
868觀看次
字級
周藝航是新屋高中華德福實驗教育專班的高三生,今年考上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藝航生於香港,三歲時隨著媽媽來到台灣,開始自己有著雙重身分認同的人生。圖/123RF

文/陳復(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

周藝航是新屋高中華德福實驗教育專班的高三生,今年考上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藝航生於香港,三歲時隨著媽媽來到台灣,開始自己有著雙重身分認同的人生。他從小就會兩種母語,更因媽媽的職業是攝影師,總會跟他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拓展藝航對影像有著獨特的思考與敏銳的觸覺,很習慣於使用影像敘事,讓他覺得影像就像是萬花筒般迷人,更奠立自己未來想往影像創作發展的決心。

藝航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華德福教育。在藝航的理解中,這種教育側重於戲劇與文學的創作,更關注著實驗專題的呈現。在這些面向的滋養中,讓藝航看見自己熱愛一件事情如何能做得淋漓盡致與眾不同,更發現自己嚮往著如何駕馭與橫跨不同的領域來發展人生。像是他在八年級時的畢業專題,企圖呈現自己心中的萬花筒,一頭栽進影像創作,自學剪輯與自寫腳本,並靠著好奇與不斷摸索,在十四歲時持著Gopro,完成第一部影像作品──紀錄片《回家》。

同年,藝航又參加「看見暗坑─紀錄片培訓班」,主動爭取擔任剪輯與攝影的要角。初次的團隊工作,擅長獨自前行的藝航,在開始嘗試與團隊溝通、闡述想法的過程中,更讓他看見自己在熱愛的領域能承擔的責任。帶著熱誠,藝航完成第二部紀錄作品《太陽的眼淚》,此時在鏡頭下的藝航,眼神中更閃耀著自信。後來,就讀高中期間,藝航更前往民視電視台擔任劇照師,並負責場務工作,替自己在面對現實的心態,甚至技術層面,都打下扎實的基礎。

藝航覺得,仁美國中與新屋高中帶給他的華德福教育,並沒有灌輸甚至讓他們理解何謂人智學的理念,但這對他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可讓他自己去探索出對華德福教育的看法。他覺得華德福讓他找到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尤其有別於體制教育只看重課綱、考試、獎狀與成績,卻始終看不見具體的人本身,華德福教育讓藝航看見自己的獨特性,告訴他不需要完美的成績,都能很有自信地說著自己的故事,並讓藝航藉由影像敘事,發掘出自己想觀看的世界每一片角落。

這一陣子,藝航與同學共同演出十二年級的畢業公演,他們選擇公共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打從一開始他們就希望畢業公演可不要讓觀眾的目光停留在電視劇中,而是停留在這群高中生上。他在劇中飾演王赦,他不斷在想:「如果我跟王赦一樣,遇到這樣的事件,我會如何做選擇?」從劇本改編、幕後分工再到演員本身,都在考驗著每一位同學如何兼顧大量的幕後工作,同時還要詮釋角色本身,該怎麼拿捏並取得這樣的平衡?

如何讓演出逃離電視劇成功光環,長成這群十二年級高中生自己的模樣?這是藝航與同學期間最大的課題。藝航很珍惜自己與同學的情誼,他反思這段歷程:「在人生裡,我們能有多少次機會,能與一群認識超過十年的同學,共同去詮釋一齣需要極大默契的戲劇呢?」我曾親自遠從花蓮過來桃園觀看他們的畢業公演,親身體會到這群華德福學生的演出深刻無比,他們跨過年齡且洞悉人性的詮釋,讓我看完不禁熱淚盈眶。我逐漸明白:這就是華德福教育帶給人的心靈滋養。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