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四月四日的「兒童節」是國定假日,依規定放假一天。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兒童節」這一天要放假呢?我們常說:看一個社會怎麼對待兒童,就可以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解讀成,因為國家重視兒童權益,所以才將這一天訂成國定假日吧!圖/字畝文化提供
《我是小孩,
我有權利……》
文/阿朗.賽赫
圖/奧黑莉婭.馮媞
譯/陳怡潔
出版社/字畝文化
Copyright 2009 Rue du Monde
圖/字畝文化提供
文/I'm check雀可
小朋友,四月四日的「兒童節」是國定假日,依規定放假一天。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兒童節」這一天要放假呢?我們常說:看一個社會怎麼對待兒童,就可以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解讀成,因為國家重視兒童權益,所以才將這一天訂成國定假日吧!
在台灣,吃健康的食物、喝乾淨的水、享有健全醫療、接受義務教育等,都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但,這個世界上仍有許多地方的兒童,生活處境極為艱難,可能必須工作,甚至受到飢餓、戰爭、疾病所苦。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本《我是小孩,我有權利……》,正是一本依循「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論述內容,所創作出來的繪本。書中以孩子口吻,簡潔俐落的說出「我」所擁有的權利是什麼,例如孩子有權利擁有名字、遊戲、上學、吃營養的食物和健康的長大。或是,小孩有權利受到尊重、保護,且不論性別、膚色、種族,都免於戰爭、暴力與傷害等。
雖然說,這些是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原則:生存權、發展權、參與權、受保護權所延伸出來的細項,但不可否認地,還是有很多兒童無法享有這些權利。例如童工問題嚴重侵害了兒童權利,據統計,全球約有一點六億個童工,其中接近一半的兒童從事危險工作,這些工作不僅剝奪他們的童年,也損害他們的身心發展;或是在戰爭頻仍的地區,像最近關係緊繃的俄羅斯跟烏克蘭,有人為了逃難必須拋下一切遠走他鄉,有人因為戰火波及甚至失去性命,多數的人都活在恐懼不安之中,而戰爭底下的孤兒更是弱勢的一群。面對這些傷痛,我們除了感同身受,更要持續關心、聲援這些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家。
第五十七屆金馬獎影帝莫子儀曾說:「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是珍貴的!」正因為如此,身為兒童的你,除了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權利外,更要在這樣的基礎上捍衛它。就像書裡說的:就算爸媽會不高興,你依舊有權利盡情自由地表達你的想法。因為「參與和表達」,也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裡提到的權利喔!
比如你發現經常去的公園遊戲場要改造了,就可以主動打1999(各縣市服務專線)詢問並說明你的看法,也可以提供你對遊戲場設計的期待給主管單位參考,讓他們規畫出符合使用者(也就是你)心中好玩的遊戲場樣貌;又或者你看到新聞,知道東非有百萬人正面臨沙蚤(一種會造成皮膚紅腫潰爛的寄生蟲)的威脅,因此跟同學一起募集、整理二手鞋,寄送到相關募資單位,用自己的力量參與世界,也是很棒的身體力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