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消基會昨公布「中藥安全性」檢測報告,三十八件中藥中有六件檢出摻加西藥,且這六件購買來源皆「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包括親友贈送、託人購買、郵購等。消基會說,中藥摻加西藥違反藥事法規定等同「偽藥」,最高可處七年徒刑、得併科最高五千萬元罰金,也呼籲民眾勿買來路不明的中藥。
消基會說,濃縮中藥製劑是藥廠依據傳統方劑的藥材煎煮脫水後,加入賦形劑製成丸劑、散劑、顆粒、錠劑或膠囊,服用中藥變得簡單、方便,但有不肖業者為求速效,於調劑中摻加西藥,消費者若長期服用,對身體將造成負擔或傷害,衛福部早已明文規定調劑中藥中不能摻加西藥,且視為「偽藥」。
消基會發行人胡峰賓說,此次三十八件中藥樣本,購買來源為國內醫療院所及藥商藥局者均未檢出西藥成分;但二十六件來源為其他或不明來源管道,有六件檢出西藥,檢出率為兩成三。消基會中醫藥品委員會召集人張景堯說,此次共檢出七種西藥成分,包含不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的壯陽劑「他達拉非(Tadalafil)」。
消基會建議消費者,購買中藥要取得收據及「用藥明細」,「用藥明細」會記載醫師所使用的藥材及份量,日後有醫療糾紛才有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