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與立陶宛國立美術館以攝影展交流,上圖為吳天章一九九七年作品〈戀戀紅塵〉;下圖為安塔納斯.蘇庫斯一九五九年作品〈大學路上的馬拉松跑者〉。圖/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與立陶宛國立美術館以攝影展交流,上圖為吳天章一九九七年作品〈戀戀紅塵〉;下圖為安塔納斯.蘇庫斯一九五九年作品〈大學路上的馬拉松跑者〉。圖/國美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台灣美術館以雙展交流形式,即日推出「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與「覆寫真實:台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展覽,於疫情之中開啟台、立藝術交流及對話。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這次由雙方國家美術館共同策展是「台灣藝術史上重要里程碑」。
國美館與立陶宛國家美術館均以「攝影」為核心策畫主題展;立陶宛文化部文化參事Tomas Ivanauskas指出,「揭幕」是立陶宛首次在台灣舉辦的藝術展,主要在傳達自由的可貴及重要性,尤其在面對烏俄戰爭時。
「揭幕」陳列立陶宛國家美術館攝影藏品,主題圍繞身分認同的文化議題,共展出二十一位藝術家,共八十七件作品,呈現立陶宛一九五○年代至今的歷史與攝影發展歷程,特別是攝影史中由寫實主義至觀念表現的流變,傳遞多元且異質的生命力。
「覆寫真實」共展出十五位藝術家的攝影及複合媒材作品,包含台灣當代藝術攝影一九九○年代以來的重要作品,如陳界仁早期的數位影像作品、吳天章的影像裝置,抑或梅丁衍使用老照片而編修的數位影像輸出等,期待以台灣當代攝影藝術面對「認同」議題的各種情境,以當下境況回應立陶宛帶來的現代至當代攝影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