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民進黨總統侯選人謝長廷總部發生的衝突事件,就在財政部長辭職獲准,以及國民黨主席率領相關立委道歉,宣告落幕,不過,在事件的背後,究竟能給我們什麼樣的教訓?
事件是在所謂「不適當的地方」且「不適當的時機」引起的,但是,台灣選舉期間向來就是一個「理性態度」缺席,「法制精神」放假的嚴重空窗期,不論是為了避免競選衝突的擴大與再度發生,甚至是降低各種泛政治化的操弄與運作,學習克制「不適當的舉動」,是所有政治人物在這次事件中必須檢討與省思的教訓。
鄭森(高雄市/研究生)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等人十二日下午,會同財政部長何志欽與第一銀行總經理黃獻全,前往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競選總部,質疑第一銀行只將一到三樓租給謝總部,但是謝總部卻連十三樓也使用,有侵占的嫌疑,結果引起綠營支持者不滿而發生衝突,混亂中,警車玻璃也遭砸爛。
何志欽召昨日開記者會表示,願為日前陪同前往長昌競選總部,造成社會不安一事請辭;而費鴻泰也辭去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
國民黨立委等人,直接闖入長昌競選總部或許有失周延,但謝陣營支持者將電梯電源關掉,將費鴻泰等人困在三樓,及阻止他們離去,砸爛警車玻璃,讓事件擴大成重大社會事件,雙方都要負起責任。
這個事件凸顯出,適當的人該做適當的事,當初國民黨立委若是質疑謝總部有不當的利益或侵占時,就該依體制,而不是立委自己就去衝鋒陷陣。
猶記得九日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上,有媒體代表向總統侯選人提出如何避免總統權力不受監督,以及諸多憲政體制問題所產生的衝突,個人覺得應回歸體制,落實執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及監察五權。然而我國對監察權似乎不太重視,甚至於有想要廢除監察院,但綜觀現今世界三權分立的國家,都希望在三權之外另設獨立的監察機關發揮糾彈官員不法的時候,為什麼已有獨立監察權設計的台灣,卻不能好好發揮監察院功能呢?
因此我們殷切的希望,要糾彈不法官員或執法者,應回歸體制,讓監察院發揮應有的功能,若有不足的地方應強化它,不要讓原本可以避免的社會亂象層出不窮,這樣台灣才能真正成為一塊美麗的人間淨土。
正心(台北縣/資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