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與董氏基金會合作製拍《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邀請青少年喜愛的藝人黃子佼參與拍攝,片中青少年分享疫情期間受到的種種限制、改變,與朋友不能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仍是很重;居家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容易與家人、父母有衝突等等。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兩年多,民眾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家長、老師有發現兒童青少年出現上述的抱怨內容嗎?專家指出,國外已有研究證實,透過網路提供平台、讓青少年寫下來或說出來的方案,能有效預防年輕人的焦慮和憂鬱。
一項發表於《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研究指出,即使是未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社交生活中斷,也可能會出現大腦發炎,進而產生疲憊感、注意力不集中與憂鬱等狀況,導致心理健康受影響。
新冠疫情不光造成身體健康威脅,心理層面問題,更是疫情後全球需要關注的重大議題,特別是對兒少的影響。
黃子佼於影片中分享,用說出口或是寫下來的方式,覺察內心想法,有助於釐清自己焦慮的感受;建議同學們上董氏基金會「心情頻道聊天室」,線上有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提供建議,也有其他網友,可在線上討論,交流想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