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招池
有關春天的描述,「鳥語花香」一詞應該拔得頭籌,可說被用到俗爛,但真正感受到其意境者幾希?那天,空山新雨後,暖陽乍露,瑟縮的身軀似驚蟄後之蟲兒,蠢蠢欲動,我順著內心的呼喚,獨自走向附近山頭。
迎面而來一群鳥雀,以天空為競技場,盤旋、俯衝、跳躍、翱翔天際。爾後,一一停佇電線上,吱喳不停,忽而交頭接耳,相互問候,忽而嘴對嘴親熱,好不有趣!
我歇足聆聽片刻,陸續停佇「五線譜」的「音符」,「鳥」多示眾,歪著小頭顱覷我,然後轉頭跟同伴耳語,我雖不懂鳥語,但感應到我們之間互不是威脅者,相望兩不厭。
牠們大小、體色甚相近,上部分呈棕、黑色的斑雜狀,也有幾隻頸部圍著白兜兜,擎著一身黝黑;對鳥類毫無概念的我,只當牠們是偶遇的「過路客」。
突然,「啾!」一聲,宛如沖天炮之高亢,劃破天際,其他跟著啾、啾、啾……唱和起來,別小看那一隻隻如小酒杯狀的鳥兒,合唱起來可說是「石破天驚」的震撼。我不禁用力鼓掌示意,卻把牠們嚇得魂飛魄散,咻──的一聲,齊飛向天際,獨留下我痴痴地仰望著沒音符的五線譜。
鳥飛人散,走了幾步,真巧,從草叢中鑽出一隻土褐色的竹雞,發出「ㄍㄧ、狗、乖」的叫聲;住在山邊的我,對這聲音並不陌生,原來心儀許久的「演唱者」終於現身,何其幸運啊!更難能可貴的,這一聲引出一群毛色未長齊的小小竹雞,從草叢中鑽了出來,呼應著母親的叫聲;我驚得屏氣凝神,甚至想發揮「隱身術」,就是想多瞧一眼這幅天倫之樂;然而,也許我在牠們的眼中像「鱷魚」一般恐怖吧?牠們只讓我驚鴻一瞥,就速速消失在眼前。
自從邂逅了這些不知名的鳥兒,我心中有個憧憬和期許,雖不懂得鳥語,但是我會盡己所能維護鳥兒的生存環境,讓鳥語為人們療癒心靈;也期許自己擁抱自然成為生活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