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蠹小魚
有一個地方,絕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有的人覺得忌諱,但只有極少數的人待過,它叫「安寧病房」。
二十多年前,我曾去過這個地方,因為我最要好的高中同學罹患骨癌,中西醫都無計可施,家人於是將她安置於此,靠嗎啡止痛。
那天,春光明媚,碧空如洗,我帶著她喜歡的葡萄與紅豆餅去探病。臉部浮腫的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要不是伯母出聲喊住我,我幾乎認不出那個曾經是校花的她。
我停下猶豫的腳步,跟伯母點了點頭,走到床邊握住她骨瘦如柴的雙手,耳邊是伯父深情的聲音:「我的乖女兒,不要怕。小天使會陪在你身邊,你將回到天父身旁,那裡沒有病痛只有喜樂,我的寶貝女兒,不要怕……」淚水溢滿眼眶,我仰起頭,看向窗外的藍天。
那時對我來說,「安寧病房」是個等死的地方。
後來,當醫生告訴我爸爸是「肝癌末期」,淚水鼻涕溼透了口罩。八十五歲的他在醫院待了一個月,我們不忍他再受折磨,決定放棄積極治療,帶他回家;但返家不到二十四小時,因為高燒不退,我們又將爸爸往急診室送,。
在急診室等了一個星期,還是沒有病房。此時,得知安寧病房有空床,好吧!安寧就安寧,最起碼比亂哄哄的急診室強。於是,我帶爸爸進入那個我以前稱為「等死的地方」。
這是間五星級的病房,不僅寬闊舒適,有電視可看,還有送茶水與健康飲品、協助病人洗澡與心理輔導的義工,以及讓家屬放鬆心情的交誼廳、小佛堂與祈禱室,甚至有一個晒太陽、餵魚、賞花的空中花園。爸爸在這兒得到最好的照顧,最安心的休養,四歲的小姪女來看他,回去跟幼稚園的小朋友說,她的爺爺住在有好多白衣天使的飯店裡。
我跟那裡的護理師與義工大哥、大姐成了好朋友,因為他們無私的奉獻,為病人打造了一個溫馨的空間,不只病人住得舒服,也讓陪伴照顧的家屬心有所依,讓我們得以收起眼淚,陪伴最愛的家人走過人生的最後一里路。
爸爸沒有來這裡等死,他是住進了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