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世間中,因十種陰界入的不同,故名「五陰世間」。以下介紹「眾生世間」。
因陰界入不同,故眾生不同:若是三途的惡道眾生,是罪苦眾生;若是人天的陰界入,是受樂的眾生;若是無漏的陰界入,是真諦聖人的眾生;若是慈悲的陰界入,是菩薩眾生;若是常住不變的陰界入,是極尊貴的眾生(佛)。
《大涅槃經》說:「中陰身初受胎時的歌羅邏,會依父母不淨及過去業而受身,故名字不同,乃至到老時的名字,也會有所不同。如:發芽時名字不同,乃至成熟果實時,名字也會不同」(大正藏12冊、688上)。人一期的生命,都有各種不同時段名稱的差別,何況十法界的眾生,怎會有(T46.52c)相同的名稱呢?故說是「眾生世間」。
三種世間,已解釋「眾生世間」,接著再介紹「國土世間」。
十法界眾生所居住的地方,都通稱「國土世間」。地獄的眾生是依赤鐵居住;畜生道的眾生,依地、水、空住;阿修羅道的眾生,依海邊、海底住;人是依地住;天人是依宮殿而住。
修六度菩薩與人一樣,依地而住。通教的菩薩,因煩惱尚未斷盡,所以依人、天般而住;煩惱斷盡的通教菩薩,是依方便有餘土而居住。別教、圓教菩薩,煩惱尚未斷盡者,同人、天的方便土居住;斷盡煩惱的菩薩,依實報莊嚴土居住。如來是依常寂光土居住。如下圖:
十法界的眾生,各個法界的國土不同,故名為「國土世間」。
註:
四佛土:為天台宗智顗所立之四種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
1.凡聖同居土: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
2.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
3.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為斷除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
4.常寂光土:為全然斷除根本無明之佛所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