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高弟》 孝友廉潔的 閔子騫

江逸子/文‧雕塑 邱麗玥/攝影 |2008.03.05
3878觀看次
字級

閔損,字子騫,魯國人。不只孔子讚美他有德行,《二十四孝》裡也載有他的事蹟。

《說苑‧韓詩外傳》中記載他的孝行,大意說:閔子騫母親死後,父親再娶,繼母又生兩個兒子。繼母虐待閔子騫,寒冬讓他穿單薄的蘆花絮衣,自己的小孩卻穿得很暖和,父親發現後,要休去後妻,閔子騫勸諫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繼母因此感動而悔改,變成公平的慈母。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還傳出了:「孝哉閔子騫!一言其母還,再言三子溫」的歌謠。他沒有圖快一己之忿,而且諫留繼母是有主張的,那就是保全全家,於是乎這個家庭變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老實說,處人倫之變而行孝,最是難能可貴,所以孔子也讚歎他是孝子,說:別人對於他的父母兄弟,都沒有非議的話語,他的齊家,是積於中,形於外,真正是「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了。

《史記》上,司馬遷說他守身自愛,不出任權臣的家庭,也不接受政治敗壞國君的俸祿。有一次,季康子派人來請他做費邑的宰官,他向來人說:「請為我婉言辭謝,如果再來徵召我,我一定在汶水之上,隨時會避到齊國去!」言辭委婉,意志堅決,這是他兼潔自持,鄭重「出、處」的風格。

關於他的識見,《論語》中也有記載:魯昭公想重新修建大型倉庫,事情傳到他耳中,他表示:「改作必勞民傷財,不如沿襲舊規,修理修理就好。」孔子聽到了這樣的意見,讚歎他:言無虛發,發必中節。從國計民生著眼,很合於為政之道。

他侍於孔子之側,氣象上總是表現得剛柔得中,和悅而恭敬。也就是說,聽孔子講論,有疑必問,意見不同也會辯論,非要窮究底蘊不可,但是態度上又是和言悅色的。他為學的態度與對學問的真誠就是如此。

《說苑》上還有一段記載,說他始見夫子,面有菜色,後來又有芻豢之色,是因為剛剛投身孔子門下,學問道理與名利私欲在胸中交戰不已,所以形為之毀,體為之損。之後學養有進,心有定處,就心廣體胖,神色煥發了。這段心路歷程,也許可以給予我們關於學養的啟示。

性情的本質是孝友,加上聖人的陶鑄,宜乎在德行上位列於顏子之後,後人在汶上建「閔子祠」,祠堂對聯是這樣的:「一灣汶水先生志,兩岸蘆花孝子心」,寫對聯的人,應該是懂得閔子騫的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