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 拉赫馬尼諾夫

魚簡 |2008.03.05
356觀看次
字級

謝爾蓋‧拉赫馬尼諾夫生於一八七三年俄羅斯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四歲童年就已經開始接觸鋼琴,由母親親自指導。九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三年後轉入莫斯科音樂學院進修。在學院期間,他專修鋼琴與作曲;並且以一部獨幕歌劇《阿列克》獲得大金質獎項而順利畢業。

自一八九三年開始,拉赫馬尼諾夫活躍於創作、演奏及指揮活動。他的音樂風格偏向晚期浪漫主義,同時帶有濃厚的俄國風味。作品中主旋律優美流暢,和聲部分卻隱隱約約顯出一絲憂鬱,形成獨特的融合色彩。他擅長於處理聲勢宏大並且具有濃郁厚實感的音樂。主要作品包括四部《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還有根據布克林的畫作創作的交響詩《死亡島》、四部《交響曲》、聲樂作品七十餘首包括大合唱《春》,以及根據艾倫.珀的詩所寫的交響合唱《鍾》等等;其中《第三鋼琴協奏曲》被譽為世界上最難演奏的鋼琴曲之一。他一直和柴科夫斯基有密切的聯繫,兩人對音樂的熱忱成為持續友誼的橋梁。

對於音樂創作,拉赫馬尼諾夫曾經說過:「我想透過音樂讓我的思想有表達的機會。作曲就像是呼吸和吃飯一樣,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我的音樂直接地訴說了我內心的感受,它包含了愛戀、痛苦、美麗和悲傷。」

一九一七年,拉赫馬尼諾夫以鋼琴家的身分前往瑞士演奏。之後在赴芬蘭旅行演奏時受聘往美國,沒想到,自此永遠地離開故土,長久定居美國直至一九四三年辭世。

晚期音樂創作減少,主要從事演奏活動。這段時期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是完成於一九二一年的《第四鋼琴協奏曲》。他一度感歎道:「我從未確定自己的真正職業,到底是作曲家、鋼琴家,還是指揮家,經常被這一疑惑困擾。也許是因為涉足太多領域,導致我沒能充分地利用我的人生。」而事實上在這三個領域之中,他分別都有很大的成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