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相貫─茶馬古道上的人文歷史】 清銅龍首馬鐙

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22.03.14
1075觀看次
字級
清銅龍首馬鐙(青海省博物館藏)圖/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茶馬古道由於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山高水急,車輛運輸和水上航運均無可能,因而只能選擇人背馬馱這樣最古老、最原始的交通運輸方式。

漢代的雲南,就出了著名的「越賧馬」;南詔、大理時期,雲南馬馳名各地,稱「大理馬」。雲南馬以善走崎嶇山道和耐力負重聞名。自明代以來,隨著大量內地漢族移民進入雲南,雲南的商品生產迅速發展,人口也急劇膨脹,隨之而來的各類消費也同步增長;特別是雲南的銅、鹽、茶的大量生產,促進了騾馬運輸的迅猛增長。因而明代以後,雲南馬的主要用途已經從戰爭轉變為運輸。

作為承載古道生命與物資流動的馬,是馬幫和馱隊賺錢謀生的基礎,從與馬有關的配飾物的多樣和精緻工藝中,便可見其體惜之心──鞭、馬面、馬嘴套、馬秋、馬鈴鐺到馬鐙、馬鞍,從頭到尾,缺一不可。

上圖〈清銅龍首馬鐙〉為銅質,提梁左右為龍首,龍首與整個馬鐙渾然天成,融為一體。龍首器宇軒昂,踏板鏤雕精美,顯示主人的高貴身分,是馬鐙中的精品。

展期:即日起~4月3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二展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