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美術館由舊行庫改建,門口設有藝術家楊英風的作品〈鳳凌霄漢〉。圖/丹青
文/丹青
宜蘭地方藝文薈萃,人才輩出,出身此地的美術家即有藍蔭鼎、楊英風、吳炫三、周澄、陳東元等;自大陸來台,長期居住宜蘭的國寶級畫家王攀元,也在二○一七年於宜蘭逝世,享壽一○九歲。遺憾的是,早年宜蘭缺乏一座美術館,直到二○一四年, 台灣銀行宜蘭分行蓋新大樓,將隔鄰的舊行庫讓給文化局,才有了現今的縣立宜蘭美術館。
這座舊銀行建築的前身是日據時期台灣銀行的宜蘭出張所(行員出差的臨時辦公室),採用當時流行的西方歷史建築風格,一九二八年升格為台銀宜蘭支店。國民政府遷台後,此建築因受到美軍轟炸毀損而拆除,並委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進行規畫設計、施工,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一日落成,由時任台銀董事長嚴家淦立牌紀念。
時至二十一世紀,宜蘭分行因業務及空間的需求提升,打算在隔壁新建現代化大樓,舊建築經縣府登錄為歷史建築,而台銀讓給文化局活化、利用。經過多次與藝文界、公私部門、所有權人等的討論與共識下,作為「宜蘭縣立美術館」,並獲台銀同意,於新館建設完成後,舊館交由文化局經營與管理。
文化局此後委託宜蘭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對台銀舊建築,進行修復及改造計畫。工作團隊秉持風格可以變化、舊物盡量利用的方式來修建新的美術館。將原飾有雕花圖案的舊鐵窗重新鑲嵌牆上,本身也成為美術館的畫面;一樓營業大廳採不完全復舊,而是根據現況整平,使得不規則圖案搭配著藝術品,另成對比有趣的風景;銀行的金庫區,則以大破大立的再生手法,創造更多垂直的展覽空間,成為台灣唯一保有銀行舊金庫遺跡的美術館。
宜蘭美術館於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落成啟用,門口設置藝術大師楊英風的不鏽鋼景觀雕塑創作〈鳳凌霄漢〉,為美術館的藝術地標。日前作為「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展」巡迴展之巡展終站甫圓滿,規模盛大,也讓期待已久的宜蘭民眾,得以近距離欣賞台灣的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