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慶環保化 須民眾有認知

黃有志(高雄市/高師大通識中心主任) |2008.02.26
617觀看次
字級

台灣各地在元宵節紛紛舉辦盛大的燈會,規模一年比一年大,但所製造的環保問題也日益嚴重。

目前國際的趨勢是歡度節慶時,也要做好環保,其中以英國做得最積極。英國每年耶誕樹的銷售量七百萬棵,不過大多數在節後被丟棄,英國環境部去年鼓勵民眾購買有「森林管理局標誌的耶誕樹」,這些樹可在節後移植到花園來年再用,也可增進花園景觀;民眾也可上網租一棵合適的耶誕樹,用完後由業者回收再利用。

另外,以往用塑膠、化纖等製成的耶誕裝飾品,大都在節後進了垃圾箱,現在英國有很多商家推出用可回收再利用材質製成的飾品;英國還流行網上交換禮物,只要物品是「新的或者保持和新的一樣」,都可交換,以降低耶誕飾品、禮器的購買數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其實國內也注意到節慶的環保問題,以元宵放天燈為例,放一個天燈將產生一公斤的二氧化碳,環保單位近年推廣「網路放天燈」,歷年來已減少排放一萬多公斤的二氧化碳;再舉一例,民眾每逢民俗節日祭拜神明、祖先,大都會依習俗燃燒紙錢、焚香,但環保團體指出,因冥紙上的油墨會產生毒煙,而造成空氣品質劣化。

宗教團體也表示,對祖先、神明最大的尊敬,莫過於祭拜時,告知做了多少利益天下蒼生的事;此外,將購買金紙的錢捐助弱勢團體,以減少空氣污染、愛護自然,也可達到祭拜的目的。

因此,近年來環保單位配合民間、宗教團體,積極宣導民俗節日紙錢減量,鼓勵民眾採替代方案,如環保網路祈福、網路普度等,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不過,環保單位及民間、宗教團體推廣,必須民眾有此認知,才能達到效果,地球只有一個,民眾實應認真思考,在享節日快樂時,也要疼惜與保護環境。

黃有志(高雄市/高師大通識中心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